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爱上上海的理由 申城因跃而悦
第11版:文体汇/聚焦 2019-12-28

申城因跃而悦

上海人和马术冠军赛的故事

上海国际马术中心外观模型 本版图片记者 李铭珅 摄

上海国际马术中心内景模型

隆隆的机器搅拌声中,黄浦江畔,一座全新的马术“谷”正在“日长夜大”,3年后,当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建成时,如今名声在外的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将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上海之跃,因跃而悦——最好的骑手,最好的观众,最好的主办方。如此形容已举办6届的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并不为过。

一场赛事改变城中人,一座城市赋予赛事更多内涵——这些年,上海人和马的故事说也说不尽……

千金宝马上海护

还记得那个深夜吗?那是千金宝马与上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4年5月31日,60匹参赛马匹运抵上海。彼时,那是我国历史上接待的“规格最高”的赛马——均为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顶尖温血马。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跳跃1.6米高度的赛马,只有100多匹,而当时来到上海的马匹,就有60匹之多——它们的身价加起来,达到数十亿元!

第一次离开欧洲大陆出远门,第一次搭乘18个小时的飞机,这些身价总计数十亿元的马儿们,一路旅途难免辛苦,但从抵达上海的第一分钟起,就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顶级的马厩、专业的护理人员,甚至还有专门的赛事医生。

马匹运抵时就是医生们最忙碌的时刻。和人一样,赛马也会有时差——经过长途飞行的赛马疲惫、干渴,毛色不再油亮……整个状态就好像刚刚比完两轮高强度的比赛。这时候就需要尽快完成检查,调整它们的状态(见右上图)。对于部分不适应长途飞行,有脱水症状、身体反应较大的马匹,医生还会为它们调配特别“病号餐”。

从2014年举办至今并非始终风平浪静,每一年满堂彩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今年距开赛不到一周,从德国亚琛出发的第二架包机的49匹赛马中,有一匹被检测出流感阳性。主办方久事赛事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将其他48匹赛马重新隔离48小时。5月2日,也就是比赛前一天,这批赛马才运抵上海。经过全面体检,所有赛马均健康达标。有意外,但有惊无险,在主办方眼中,这次“意外”是好事,“让我们有机会更完善检验检疫的流程,为未来更多的中外马业交流打下基础。”

赛场上,骑手与马身手矫捷,身姿潇洒,起承转合,分秒必争。呈现的,也是马术场地障碍赛的顶尖水准。赛场下,用心安排,精心呵护,角角落落,毫厘不差。展现的,也是马术运动人马合一的极致文化。上海服务、上海标准,这才是顶级马术赛事在沪发展的坚实保障。

美“帽”动人上海有

每年的环球马术冠军赛,除了赛场上的优雅跃动,赛场外同样是一片生机盎然的醉人春光。6届赛会的沉淀培养,当观众席上出现越来越多盛装出席、美“帽”动人的中国观众(见左下图);当配套马博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马术运动正在申城迎来它的春天。

赛场上骑手身穿紧身礼服和长筒靴英姿飒爽,参赛马匹被打理得精神抖擞。赛场外,不少观众深谙观赛礼仪,盛装前来。每逢开赛前,赛事运营方就通过微信等官方平台,连续推送马术观赛礼仪,提醒观众戴帽以及优雅着装。同时,比赛现场还出售手工帽子。

2014年,当环球马术冠军赛首次来到上海,看台上,更多的还是穿着短袖、牛仔裤,来看热闹的“尝鲜”观众。而如今,六度相约,上海人早已对观赛礼仪了如指掌。看台上,懂行的观众,靓丽的帽饰,起身落座,自成一景。

上海对于马术着装文化的迅速接受、融入同样引起办赛方的关注。环球马术冠军赛创始人扬·托普斯去年将上海站的赛事评价为全年最精致、最优雅的旗舰赛事。

多年的沉淀培养,当观众席上出现越来越多盛装出席、美“帽”动人的中国观众,上海人正越来越懂马术——一顶帽子、一身礼服的变化,正是马术文化落地的第一步。

金牌骑士上海造

热闹是别人的,成就是自己的。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顶级马术赛事对于上海本地的运动发展,究竟有何意义?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出现在今年8月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彼时上海马术队在马术项目3个组别共16个小项中,收获7金1铜的骄人成绩,成为二青会马术项目大赢家。

马术并非上海传统强项,尤其相较北京、广东等马术重镇,上海的马术运动发展相对落后。如今随着上海马术发展环境的不断提升,上海“青年骑士团”逐渐为人所知。

如今在上海,普通市民接触马术的成本并不高。上海目前有30余家马术俱乐部,花上几十元,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感受一次“亲子遛马”的快乐;花上几百元,就能体验一次30分钟的马术课。上海市教委去年开始推出马术进校园项目,首批试点的有12所学校。教委、俱乐部的补贴,让孩子们以不到市场价四分之一的费用,参与初级马术培训。

“上海马术运动的爆发得益于上海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益于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的催化效应,得益于上海市运会设项的政策杠杆作用。”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程克强感慨,正是形成的合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推动着上海马术运动加速向前发展。

本报记者 厉苒苒

相关链接

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文化公园C04-01a地块,基地南临通耀路,西临济明路,总用地面积3.32公顷,力争于2022年4月竣工验收。中心内设隔离检疫、观赛、公共服务、媒体工作、组委会办公、服务配套及设备停车等功能区。

马术中心主体建筑正面形状如同马蹄,俯瞰整体建筑则如上海的“s”。主体建筑共分5层,地下两层、地上3层。包含1个90米×60米的竞赛场地、热身场、训练场和高规格的马厩等竞赛设施,以及约5000座观众与贵宾看台、空中包厢等一流观赛设施。

马术中心将原创全球首个群控可升降灯光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时间与天气条件下的马术赛事转播与灯光照明需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