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一妇婴诞生了新年的 首个男宝宝,3420克 记者 徐程 摄
今天凌晨,车辆不再经过G2京沪高速安亭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记者 陈梦泽 摄
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民警组成人墙确保游客有序前行 记者 王凯 摄
2020年的钟声响起,黄浦江畔,一切从繁忙开始。随着9处省界收费站成为历史,高速路上看见了更多奔流不息的车流;在寒潮来袭的外滩,民警和武警站在街头疏导大客流,保卫城市的安全;0时0分,两名“元旦宝宝”的啼哭声划破了夜空……每个繁忙身影的背后,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新系统
9处省界收费站取消
本报讯(首席记者 曹刚)今天0时,全国高速公路切换新系统,跨越省界无需停车。上海9处省界收费站成为历史:G2安亭、G15朱桥、G40沪苏、G50沪苏、S26沪苏、G15沪浙、S32沪浙、G60枫泾、S36亭枫。当新年钟声敲响,它们随全国所有省界收费站一起“消失”——原先道口多条收费车道形成的“喇叭口”没了,收费站拆除后新建的车道与正线拉直,0时统一通车。
从今天起,开车经过任一省界收费站“原址”,完全不用踩刹车,不知不觉间完成跨省之行。
0时02分,原G2安亭收费站旁,全新的双向八车道路段与正线融为一体,车流平稳有序地在沪苏两地穿行。装有多个天线、摄像头、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ETC门架,沿途会悄悄记录下车辆行迹,并在跨省时精确地分段计费——已安装ETC设备的,在绑定的银行卡内自动扣费;未安装的,需在入口领CPC卡(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到出口交卡缴费。像这样“聪明”的门架,上海高速路网今年新建了318套。
0时37分,取消省界收费站工程上海联调联试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显示,上海当日高速公路流量为700辆,但省界道口的出入流量均为0,再次释放出9处收费站的“消失信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副处长李哲梁介绍,上海共有收费高速公路683公里,省界收费站全部拆除后,还有G2江桥、G50徐泾等104个非省界收费站,今年改造了571条ETC车道。
高速公路新老系统切换,涉及多个环节,要细化到每条车道和每个收费站。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在各收费站安排值守。
李哲梁提醒,第一,目前的ETC车辆占比约为60%,剩余近40%的车要去挤不足20%的混合车道(人工+ETC),想提高通行效率,应尽快安装ETC设备。第二,没装也能上高速,但不能享受通行费优惠,也无法通过ETC车道,“进收费站前务必看清标识,别排错车道”。
新生命
元旦宝宝争相来临
本报讯(记者 郜阳 左妍)新年钟声敲响,“20后”也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0时0分,两名“元旦宝宝”诞生。伴随着响亮的哭声,“小葡萄”在中福会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经自然分娩出生。爸爸操先生说孩子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同一时刻,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首个“跨年宝宝”出世!在助产士姜梦漪和新爸爸的全程陪护下,29岁的妈妈郭衍娇全力娩出宝宝。看着粉嘟嘟的女儿,夫妻俩为她取了小名叫“开心”。截至7时,长妇幼迎来6个小生命。
8时,暖暖的阳光照进沐浴室,护士正小心地为新生儿洗澡。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科主任刘小华和助产士张玲忙碌了一夜,可脸上看不出疲惫。从零时至上午8时,她和同事见证了8个宝宝的出生。工作16年,今天已经是她第10个年头在产房度过元旦了。
0时03分,红房子医院杨浦院区产房,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带来了新年的欢喜:自然分娩、男宝、3370g,母子平安。产妇小方是医院的护士,今年26岁,不出意外她接受了分娩镇痛,“也体验了一把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小方说。在待产过程中,小方体温一度上升,让大家着实捏了一把汗,所幸有惊无险,分娩过程十分顺利。截至凌晨1时,红房子医院共迎来3位新生宝宝,为新年新添喜气。
新平凡
深夜仍在守护患者
本报讯(记者 左妍)“病人病情突然反复,我们上了呼吸机。”电话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陈远卓简洁地跟家属汇报了一下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家属的一句“谢谢医生,你们辛苦了”让他长舒一口气。回头一看钟,已是深夜11时,再过一小时就要迎来2020年了。
陈远卓医生昨天在急诊ICU值班,这里的病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变化,所以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能放松。这两天气温骤降,急诊以呼吸道疾病患者为主,心衰、高血压患者也有所增多。正说着,一位79岁的阿姨突然病情恶化,血压骤降,出现休克,医生护士赶紧冲上前处理。十多分钟后,情况稳定下来,ICU又恢复平静,只有仪器发出的嘀嘀声。2019年最后一天,女儿在电话里甜甜祝他“新年快乐”。他愧疚陪伴女儿的时间太少了,不过女儿早已习惯,“爸爸是去救人了,这是爸爸的工作”。
“急诊如战场,忙碌紧张已是常态。”昨晚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的行政总值班骆莎说。记者在急诊大厅看到,这里可用“灯如昼”来形容。为应对近期的就诊高峰,儿童医院不仅增派了医生,就连检验科、药房、收费等也全部跟上。“这两天门急诊量稍有缓解,日均9500人次左右,比前阵子稍微好些了。”骆莎说。
新执照
中国自然人投资外企
本报讯(记者 金旻矣)新年首日上午,上海尊蕴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进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手中接过了一张营业执照,在企业类型一栏中,“外商投资、非独资”的字样尤其显眼。这是今天《外商投资法》正式施行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放的首张中国自然人出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执照。这也意味着,“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原来中国自然人要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必须先在境内境外各成立一家公司,两家公司再成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整个流程约需3个月。这次我们前后只用了半个月,12月中旬递交材料,今天就拿到执照了。运营成本降低了,日常经营业务可以提前开展了。”徐进说。
新秩序
用人墙疏导大客流
本报讯(首席记者 潘高峰)寒潮袭来的跨年夜,市民游客热情不减。昨晚,尽管没有迎新活动,但外滩滨江区域依然迎来了大客流。据统计,截至今晨0时,外滩江堤客流累计达到42万人次,瞬时客流也达到当日最高的7.7万人。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黄浦公安分局外滩治安派出所前方指挥部。此时,黄浦公安分局民警、增援安保工作的学警和武警共7400余名安保力量已全部到岗。随着南京东路往外滩方向的游客聚集,南京东路四川中路口、南京东路江西中路口开始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南京东路步行街东拓改造工程影响,从河南中路到中山东一路这一段的南京东路半幅道路封闭,警方为此制定了行人单向通行的措施——南京东路仅供游客自西向东往外滩方向通行,离开外滩的人流改道滇池路、九江路和周边的支小马路,避免人流对冲。同时,警方在四川路一线、江西路一线和河南路一线,每个路口都加强部署,对人流车流进行疏导。
昨晚8时许,前往外滩方向的游客不断增多,警方在南京东路从河南中路到中山东一路段实行了机动车禁止通行的管制措施,仅限行人自西向东单向通行。在南京东路的半幅通道里,对行人实行波次放行。昨晚9时许,南京东路外滩、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开始采用保护行人过马路安全的“开关式人墙”——民警和武警排成长队,红灯时拦住路口、绿灯时散开在两边,拦截车流护送人群过街。
昨晚11时30分,外滩核心区域的人流数急剧上涨,6万、6.5万、7万……当时钟跨越零点,外滩江堤人流数突破7.7万,超过去年同期。“跨年迎新,不少游客希望留到跨越零点那一刻。”黄浦公安分局外滩治安派出所所长刘海波告诉记者,尽管客流增长很快,但秩序井然。
据统计,昨夜今晨上海5万余名公安民警奋战在岗,针对外滩、南京东路步行街、小陆家嘴等地标区域严密组织现场安保,确保了城市在平安祥和中迎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