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红箭杀手”上演“反坦克大戏”
第14版:军界瞭望 2020-01-28

“红箭杀手”上演“反坦克大戏”

导弹展开弹翼瞬间

导弹从战车发射箱中冲出

导弹战车大仰角开火

◆导弹战车进行弹药装载

导弹高速出膛

射手收到指令发射导弹

◆导弹战车远程机动

导弹战车射击瞬间

初冬时节,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炮兵营机动上千公里,在渤海之滨进行全要素背景下的实弹战术演习,红箭-10反坦克导弹经受列装以来的首次实战考验。一个个战术战法的革新,性能参数的升级,给参演官兵留下深刻印象。

从“短兵相接”到“隔山打牛”

“轰隆隆!轰隆隆!”伴随着发动机的嘶吼,蓝军装甲分队全速开进,正式拉开演习大幕。

“15公里,13公里,11公里……”蓝军装甲分队依靠机动优势快速突进,蓝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一般反坦克火器打不了这么远。”2018年,他们正是凭借将坦克机动性能发挥到极致,突袭对手指挥所,打了漂亮的“闪击战”。

眼看就要抵达前沿,突然,“轰!”的一声,一枚导弹从天而降,精准命中,蓝军瞬间“损失”一辆坦克。

“导弹从哪里来?”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蓝军指战员措手不及,环顾战场四周,却未见任何反坦克火器发射迹象。反观红军方面,此时正因首发命中而士气振奋。“红箭-10最大的特点是作战方式改变,从面对面的‘短兵相接’到超视距的‘隔山打牛’!”现场指挥的红军反坦克连连长张维兴奋地说,过去,反坦克导弹都是直瞄射击,射击距离超不过5公里,“换句话说,你能看见坦克,坦克也能看见你,击敌一千,很可能自损八百。如今,射击距离达到10公里,真正实现‘御敌于千里之外’”!

“某高地发现‘敌’坦克5辆,坐标XX……”说话间,前方侦察车传来战场实时信息,张维在指挥车内果断处置,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平台,向各导弹战车下达作战指令。“砰!砰!砰!”霎时,多发导弹齐射出膛。只见,群山围绕之中,一枚枚出膛导弹像长了“眼睛”一般,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越过高山,直逼蓝军装甲分队而去。

“一个连威慑一个旅!”红军炮兵营长李跃勤介绍:“该导弹机动性能、携弹量较过去大幅提升,单车同时能够发射两枚导弹,有效增大火力覆盖面积,已成为我军炮兵作战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工瞄准”到“信息制导”

茫茫戈壁,激战渐酣。吃了“惯性思维”的亏,蓝军装甲分队不再冒进深入,兵分多路,穿梭于密林之中。

目标丢失,红军反坦克导弹车长李雪健丝毫不敢懈怠,目光紧盯荧屏,手指飞速敲击键盘,一条条作战信息、各类作战数据纷至沓来,交互显示。“该导弹作战通联,全连共处一网,就像WiFi信号,实时共享作战数据,作战指令就在一瞬之间。”“X车注意,一号目标,‘敌’坦克,摧毁!……”果不其然,很快,一条作战指令到达。车长李雪健快速将信息输入作战计算机,计算方向偏差,导弹发射架随即自动调整射击角度。

“一号射手,一号目标,射击!”数秒后,李雪健对照测算出的精确作战数据,立刻将目标进行分配,下达了射击指令。接受指令的一号射手李宁,旋即按下击发按钮。

“砰!”未等射手显示屏内出现目标信息,导弹已是“子弹出膛”。

“过去是先瞄准再发射,现在是先发射后瞄准。”李宁称,与传统“目视直瞄-人工跟踪”的射击方式相比,新导弹战车采取光纤传输的制导模式,弹体具有摄像和传输功能,可随时向射手传递飞行数据和目标画面,射手处于整个射击回路之中,不必发现瞄准目标,便可直接向敌人可能存在的区域发射导弹,再根据导弹回传的实时信息,锁定或更改需要打击的目标,保证导弹的命中率和毁伤率。

在现场,随着导弹抵近射击区域,射手显示屏内的装甲目标轮廓渐渐出现、愈加清晰。射手李宁紧握操纵手柄,根据目标动向,不断修正导弹轨迹,导弹犹如飞鹰般盯牢目标。此时,一号目标似乎已意识到危险,放出发烟罐,忽然加速,一个转向,再次驶入密林深处,消失在作战屏幕之中。李宁紧急更改射击目标,调整导弹飞行轨迹,导弹如同“回头之箭”,掉头扑向二号目标,二号目标惨遭“躺枪”,顶部被重重掀起。

从“制坦专家”到“多面杀手”

强大的杀伤力是红箭-10导弹让参演官兵印象深刻的又一大特点。

“过去我们列装的反坦克导弹虽也具有一定多用途打击能力,但杀伤力有限,很难对‘敌’坚固工事造成真正威胁。”红军反坦克连副连长郭栋梁介绍:“新导弹破甲能力大大提升,坦克、碉堡、工事都不在话下!”

夜幕降临,战斗继续。蓝军依靠混凝土碉堡拉起一条坚不可摧的火力封锁线,给红军进攻造成巨大麻烦。“XXX高地,敌碉堡X个,坐标XX、方向XX……”胶着时刻,前方侦察车再次传来“敌”目标信息。红军连长张维迅速将数据输入指挥终端,一连串命令随即飞往各战车:“X车注意,一号目标敌碉堡,摧毁!”“X车注意,二号目标,敌碉堡,摧毁!”“X车注意,三号目标,敌碉堡,摧毁!”

“轰!轰!轰!”一枚枚导弹呼啸而出、划破天际,大角度俯冲向蓝军防御阵地。随着前方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蓝军碉堡被炸翻了天,突击分队顺利打开通路,最终夺取了战斗胜利。

走下演兵场,反坦克导弹连连长张维难掩心中欣喜:“新导弹飞行机动灵活、杀伤力强,不仅能够攻击地面目标,还可以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在未来战场上必有更大的作为!”

向勇 张光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