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八小时出炉的快板书 他们向着光明而去所到之处意味着重生 一天定稿 网上交流 连夜制作
第9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1-28

一天定稿 网上交流 连夜制作

上海评弹团赶录新作 为奔赴武汉的逆行者点赞

上海评弹团乡音书苑紧闭的大门内昨天中午依稀传来琵琶弦索之声,在这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一切演出都已经暂停,为何还有演员前来?上海评弹团今天新发布的一首弹词开篇《众志成城迎春归》揭开了谜团。除夕夜奔赴武汉的上海医疗队员的事迹感动着曲艺界,高博文、姜啸博、陆锦花等在沪评弹名家放弃休息,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录制了这首小组唱,表达对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意。

台上,七位评弹演员一丝不苟地表演着,他们身后“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八个大字鲜红夺目(见右图)。除夕夜,当人们被白衣英雄雨夜西征的新闻感动时,上海评弹团的演员不约而同地认为,应该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传播开去。说干就干,大家顾不上吃年夜饭、看春晚,连夜搭建主创班子,除夕夜编写唱词,年初一定稿,年初二设计唱腔、练唱,年初三录制、连夜剪辑。这个春节,大家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忙碌。

为了确保录制人员的健康,大家拿到唱词后先是在家中各自谱腔,网上交流,直到最后一刻才走进剧场“精加工”。台上的演员虽少,幕后却很庞大,除了台上的七位演员,未能参加录制的演员、工作人员都通过电话、网络关注着创作,“如果需要,我们随时候命替补”是幕后人员共同的心声。

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抛开生死,建筑工人、新闻记者、社区志愿者前赴后继,他们的故事浓缩在字里行间。男女声合唱、轮唱、对唱里蕴含着传统的薛调、秦调、快蒋调等元素,也融合了音乐性更强的新腔,既鼓舞士气,又直指人心。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录前一刻,大家又从网上得知了李克强总理赶赴武汉的消息,纷纷表示一定要将这则鼓舞人心的新闻唱进去,于是,临时加词、拍腔、再排练,才有了若干次修改后的定稿。

“换来春满神州山河娇,凯歌高唱震云霄。”参与录制的青年演员夏慧莹唱完最后一句,哭了。这一刻她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自己切切实实加入了这场“战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透露,还有两首开篇《甜津津,暖融融》和《儿子的微信》正在创作中,一则围绕市民自发向医护工作者送上糕点的感人故事,一则诉说了一位上海医生启程前对父母的嘱咐。从九八洪水到非典、汶川地震……每一个危难时刻,身为文艺轻骑兵的上海评弹人从未缺席,总是在第一时刻用艺术的形式宣传英雄、鼓舞人心、传递正能量。“期待阴霾早日过去,和大家相约在温暖的乡音书苑。”高博文说道。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