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记郑福斋 峨眉秋色上眉梢(油画) 用何打开新十年 蒸花馍 雁荡路,教我如何不想她 清供春兰宋梅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2-02

蒸花馍

刘 云

西安及其周边地市,从年前到正月间,家家户户都要做些熟食备用供自己吃和待客,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蒸花馍。陕西人贪恋面食,每天甚至每顿饭离不了馒头,而好看又好吃的花馍寄托着祝福。所以,西安人可以不卤肉,不炸丸子,不做蒸碗,但是不会不蒸花馍。

据资料记载,蒸花馍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用面塑代替宰杀动物的习俗。不止西安,陕西的关中地区大多保持着蒸花馍的风俗。城里人由于条件所限,象征性地蒸几个花馍讨个吉利。农村人蒸起花馍来,大有新店开业的阵势。

虽然农村人现在都用电磁炉或燃气灶做饭,但是在盖房子时,都盘了一口用来放置大铁锅的土灶。尽管土灶偶尔才能派上用场,可是蒸花馍少不了它。遇到祈福纳祥、祭祀祖先、老人贺寿、结婚添子、过年节,都需要蒸花馍。无论作为何种用途,花馍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比起打扫卫生,蒸花馍也是一件大活儿,需要组团开工,提前约几个帮手。定好日子后,还要起酵母,洗蒸笼,泡枣,劈砍一堆柴禾。由于程序多、技术性强、费时费力,好容易铺张一次,一家少说也得蒸它七八十个,那就要上土灶了。因为,土灶上的铁锅大如磨盘,蒸一锅顶一锅。

在蒸花馍的前一天半夜,主妇要披着外套起来发面,她们用酵母做引子,再添些面粉和好,然后放在炉边或炕头。有经验的女人,用手一按或用鼻子一闻,就知道面发得好不好。

到了约定的时间,主家端出发好的面,和两三个帮忙的女人站在案板前,一边拉家常,一边揉面。这时候小孩子浑水摸鱼,跑过去想趁乱扯一块面团玩。大人嫌小孩子碍手碍脚,就丢给他一块面团,打发他们去一旁玩。没有了孩子的干扰,大人们就能专心揉面了。要是面团变光滑了,女人们就开始做造型了。

过年蒸的花馍,相较于各种礼馍,做起来要简单得多,一般都是金鱼、小鸟、毛毛虫、蝴蝶造型。女人们先把花馍的轮廓捏出来,然后用五花八门的工具擀、压、切、剪、扎、卷、捏,再嵌入绿豆、黑豆、红豆,大枣、核桃等五谷杂粮点缀,等涂抹完食用色素,就可以上蒸笼了。

花馍一进锅,成败就在此一举了。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蒸的时间长了不行,蒸的短了也不行。这倒美了家里的男人,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跷着二郎腿看电视,也可以大模大样地出去喝酒了。

女人们依然分工明确,做馍的做馍,烧火的烧火。大概半小时后,锅台周围雾气缭绕,麦香四处弥漫。在外面玩的孩子跑回家,等着吃花馍。邻居也来串门,一定要看看别人家的花馍蒸得怎么样。

估摸着时间到了,主家揭开了直径近乎一米的锅盖,白色的蒸汽升腾而起,厨房里早已温暖如春。主家把蒸笼端出来,大家一齐围过去,吹开蒸汽,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花馍跃入眼前,让人直咽口水。

花馍蒸完一锅,又是一锅,案板上、柜子上、院子里、堂屋里到处摆着花馍。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蒸花馍的时候才这么壮观。

明日起刊登一组《战疫中的生活》,责编郭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