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抓防控松不得 抓发展等不起
第4/5版:要闻 2020-02-25

抓防控松不得 抓发展等不起

浦东新区外资重点项目上午签约 临港新片区产值过亿企业基本复工

复工后,自驾车上班的市民多了,公安部门迅速开展停车点位的排摸增设工作,全市老旧小区、车位紧张的办公楼宇周边的道路停车场“应设尽设”。目前,全市共新设第一批临时道路停车场37处,停车泊位1142个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位于顾村镇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区内小卫科技是小米生态链旗下生产自动感应泡沫洗手机、抑菌洗手液等消杀类产品的企业。目前,随着全面复产复工,洗手机产能从每天1200台提升到6000台,洗手液产能从每天5000瓶提升到25000瓶,生产线上各环节人员基本到位,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企业正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力争将产量尽快提升3-4倍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虽然疫情仍未结束,公司已经全部复工,我们在中国发展的战略不会变。”孚创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天上午,浦东新区举行了“浦东新区外资重点项目签约”活动。本次“云签约”的21个项目,涉及汽车后市场服务、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多数为全球行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总投资额超过17亿美元。

浦东新区

外资实现“开门红”

在保税区分会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合资设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公司孚创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公司已经实现全员复工,下游的全国40个经销商也在有序复工中。同时,公司正采用新的作业方式,以及线上培训等,支持企业门店等开张运营。“我们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不会变,发展的战略也不会变。”

此次签约的21个外资重点项目,涵盖领域广、投资来源地多、投资规模大,投资方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瑞士等国为主,具有很强的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包括全球建筑机械制造行业领导者瑞士利勃海尔的总部项目,全球医疗器械巨头德国西门子医疗设立的创新研发项目,全球资管规模排名第12位的英国法通集团设立的商务咨询项目,亚太区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群志资本设立的资管项目,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投资设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项目,全球口腔领域的产业领导者松柏资本设立的技术开发项目等。

为防止现场人员过度集中,签约仪式采用“线上+线下、主会场+分会场”的方式进行。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新区将一如既往利用“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向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优化完善扶持措施,为企业在浦东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今年年初,浦东新区提前谋划、有序部署,推动实到外资实现“开门红”:1月份新区吸引外资7.1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占全市的47%。目前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浦东新区还将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上海28条和浦东18条政策,与各类企业共渡难关。

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昨天介绍,截至目前,全区98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复工,工业百强企业基本均实现复工;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复工率在95%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复工率为70%,为疫情期间的民生需求提供重要支撑;贸易型外贸企业的复工率超过85%。除个别景点商业外,80%的商场坚持开门营业;40家大型超市卖场正常营业。

目前,浦东新区同步出台支持服务企业18条政策操作细则,初步形成面向企业、产业、创新等多维度的扶持体系。浦东新区国资委亮出租金减免“浦东报表”,预计租金减免达10亿元以上,惠及企业约8000户,涵盖工业、零售业、商业、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租金减免涉及房产面积在经营性物业中占比64%。一批央企、外资、民营企业也都表示,会跟进国资物业减免租金,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临港新片区

继续保持高水平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晓华昨天介绍,春节伊始,临港新片区就建立起一支300多人组成的专员队伍,将新片区划分为7大区块、56个网格,全面服务企业防疫。通过“一网通办”,让企业“一次不跑”完成复工备案;同时,由防疫专员分工负责复工企业日常监管。截至昨日,新片区累计复工企业961家、复工人数逾4万人;其中,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复工率98.7%(还有一家未复工企业是远大住宅)。新片区建设项目复工工地19个、进场复工人数1602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晓华介绍,在防疫的特殊时期,临港新片区积极运用“互联网+招商”方式,采用不见面谈判,抓紧项目签约落地,努力降低疫情影响。2月13日,如期进行12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线上签约,这批项目集中在以5G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设计、工艺领域;同时,还有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有影响力的外资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吴晓华介绍,这批客户对落户临港有较大诚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疫情只是暂时的,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有利于企业发展。在当前特殊情况下,临港新片区将继续全力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通过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向世界传递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本报记者 宋宁华 陆梓华 见习记者 蔡骏

生产力

上汽大众

恢复生产首辆车下线

昨天,上汽大众安亭厂区迎来复工后的首辆车下线,一辆全新朗逸缓缓驶下生产线,安亭汽车二厂正式开启生产状态。仪征、长沙、宁波工厂也相继迎来复工,其他生产基地也正在启动。

在安亭汽车二厂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作,AGV物流小车来回穿梭,生产节奏井然有序。流水线上工人佩戴着口罩专心忙碌,公共区域工作人员一遍遍做着消毒,车间内各显眼位置随处可见防疫贴士。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汽大众在全力驰援疫区的同时,狠抓疫情防控,为复工复产做好充足准备,也为尽快恢复经济生产贡献力量。针对复工复产,上汽大众从人员管控、消毒防疫、物资配置等各个环节入手,做了精密部署。所有工人在复工前均提前接受了防疫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培训、质量培训和实操培训。工厂还贴心制作了《一张图看懂复工防疫提示》六个场景33条温馨提示,并为每位工人每天发放口罩。同时,公司对生产现场、办公区域、卫生间等人员聚集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为复工员工提供全面后勤保障。 本报记者 叶薇

复星

全球调配全面“云复工”

松鹤楼国宴大厨教你做点心、比利时国际宝石学院的珠宝鉴赏、星太极的太极课程等不少有趣的内容,最近在抖音平台上开启直播。这是复星携手旗下17个品牌进行的不断电直播试验,希望在疫情时期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体验。一场16小时直播共有超过200万次的观看数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复星在做好全球物资调配、派驻一线疫情防控专家团队的基础上,迎难而上,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实现成员企业全面“云复工”。

昨天,距离1月23日武汉全面“封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复星统筹协调旗下百大品牌全面参与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截至2月22日零点,复星从全球调配运回防护服101万件,口罩124万只,护目镜75000副,医用手套11万副,总计243.5万件医疗防护物资,另加240台呼吸机,绝大部分已运抵疫情防控一线。

复星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与机构,依托复星在全球深耕的资源优势与遍布近20个国家的采购网络,进行联合募资、采购、运输与捐赠,希望联合更多爱心企业与机构,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在抗疫中的“乘数效应”。

在复星基金会的统一协调下,来自瑞典的呼吸类医疗设备生产经销商Breas(博毅雅)向湖北省14家医院捐赠价值近1500万元的140台医用无创呼吸机,其中的30台将捐给雷神山医院,此次捐赠的呼吸机皆为2019年上市后在欧洲畅销的新产品。复星北铃,这个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品牌,也随着其生产的负压救护车在火神山转运首批危重症病人,迅速进入公众视野。截至2月20日,复星北铃已将78台负压救护车陆续送到包括湖北武汉、黄冈、随州等地区以及北京、河南、浙江等省市的防疫一线中投入使用。本报记者 叶薇

互联网

良品铺子

湖北企业首试“云敲锣”

良品铺子昨天在上交所通过“云敲锣”上市,而这家休闲零食公司来自武汉,由此,首次举行的“网络上市仪式”具有特别的意义。

受疫情影响,沪深交易所决定疫情防控期间暂不安排现场上市仪式。2月18日,创业板的双飞股份(300817)由于无法到深交所举办上市仪式,就在浙江嘉兴的自家办公楼举行“敲钟仪式”。高潮环节的敲钟,以“视频模拟鸣锣”替代现场鸣锣。

2月23日,上交所宣布将为近期上市的企业举办“网络上市仪式”。这是上交所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优化企业服务方式新设的服务举措,也是上交所历史上首次以网络取代交易大厅现场形式举行上市仪式。首家启用这项服务的即为注册于湖北武汉的主板公司——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昨天报收17.14元,较发行价上涨44.03%。

上交所表示,后续将根据拟挂牌公司的意愿和工作安排进行仪式的直播或录播。此外,2月4日至21日,已有13家公司在上交所顺利挂牌交易。对于疫情持续期间已上市但尚未举办上市仪式的企业,上交所将征求发行人意愿,支持其在疫情影响消除后补办现场仪式或线上仪式,全力做好服务工作。首席记者 连建明

上海边检

人在家中证件线上办

上海边检机关依托国家移民管理局“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在线受理上下外国船舶许可和船舶搭靠外轮许可业务,以“互联网+”的方式为复工企业提供优质的边检服务。

“我们公司在外高桥口岸的船舶维修工程比较多,当前处于疫情期间,我们也希望能减少与人员接触的情况。现在一次都不用跑,在家手机操作,分分钟就把证件申请好了,真是太方便了!”2月20日,某船务工程公司工程师王海峰通过“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微信小程序办理了“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他就可以直接登上停靠于外高桥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进行维修工作,实现了安全、快速复工。

据悉,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部署,上海边检机关于1月15日正式启用“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该网上窗口可实现上下外国船舶、搭靠外轮等港口边检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无纸化签发、电子化查验。企业或群众无需前往受理点,通过PC网页端或微信小程序登录注册即可轻松申请边检行政许可,并可绑定手机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及接收电子证件,有效简化了办事流程。为全力保障港航企业复工复产,上海边检机关积极引导服务对象通过“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办理相关业务。据统计,该系统上线以来,上海各海港口岸边检站已累计受理登记300余家单位,近2000人次,网上签发登轮(搭靠)许可证件1000余张。通讯员 黄波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温暖度

罗森便利店

特殊时期 温暖不打烊

店长日记

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是深夜里不打烊的“温柔”。在这个特殊时期,始终亮着灯的它,让过路者温暖,更让身边人安心。

罗森便利店的古北新区1001店,就是这样一家不打烊的便利店。曹苹苹是这里的店长,最近一个月里,她几乎天天都在店里。

“方便面、桶装水、泡腾片、速冻包子,疫情发生后,这四样是店里卖得最多的商品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早上7点不到,一踏进店里,曹苹苹的眼睛扫过货架,看排面是否饱满,哪些需要补货。不出所料,两堵“泡面墙”矮了许多。

“店里的用餐区暂时撤了,桌子椅子收进去,靠窗靠墙摆的都是桶装泡面。”粗略数一数,这里有一两百桶,看着多,卖起来却很快。“以前顾客进店后,拿一瓶饮料,买一个面包就走了。现在很多人一进来先找篮子,临走时装满两袋子。”

曹苹苹把一箱箱泡面搬出来,用美工刀切割纸箱,方便产品陈列,抬头看到两三位顾客鱼贯而入,她马上站到收银台旁,先用乙醇消毒液喷了喷手心,搓一搓,才拿起扫码枪和商品。这位顾客还要买两只包子,她又用消毒液喷了双手,拿起塑料袋,打开蒸箱取出包子,再反身到豆浆机前,取下刚刚做好的豆浆。一整套动作快速又流畅。

一天要喷多少次消毒液在手上?她早已记不清了。伤不伤手呢?似乎也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以前我们做店面清洁,是不用84消毒液的,味道不好闻。但现在一天做8次消毒,顾客进来闻到消毒水的味道,反而觉得放心。”

周边的咖啡店、餐饮、水果店都关了,这一段水城南路上,黑夜里只有罗森便利店亮着灯,为夜归人带来慰藉。“半夜里来买东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特别谨慎的,他会自己拿着商品让我们扫条形码,减少接触。另一种则是上夜班的,比方说附近的小区保安。大家都是夜里工作的人,就会互相鼓励一下。其实话也不多,就是等着微波炉热好盒饭的这段时间,提醒对方注意安全。”

白天是来去匆匆的快递小哥,夜里是坚持在岗的保安小哥,特殊时期,曹苹苹每次遇到这样的顾客,总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我们都算是帮助大家安安心心宅在家里的人吧!”

这里的常客还有外籍人士,20%的顾客是日本人、韩国人,和旁边英国学校的师生。学校尚未开学,来得多的还是日本人。“住在附近的日本顾客很客气,有些人习惯晚上来。他们说没想到在这里还能买到充足的商品,非常感谢。”随着这一句“谢谢”,往往还有一个鞠躬,让曹苹苹感动不已,“我觉得这个店开着很有价值”。

更让她高兴的是,2月10日复工后,店里的顾客明显多了。“从日本回来的老顾客拖着行李来店里买东西,就算戴着口罩也能认出来,他们都回来上班了。”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大宁路街道

关注细节午餐“安心订”

“辖区26个楼宇园区以及市北高新,累计可开工企业1793家,复工人数2.5万余人……”这是昨天大宁路街道在辖区内所排摸到的最新数据。

街道负责人表示,近期按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大宁路街道各种暖心措施纷纷落地,助力企业决战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战场”。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方面这些白领就餐难,但另一方面,餐饮企业的经营压力也大。”为此,大宁路街道决定搭建起企业白领与餐饮单位间的桥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依托分散在楼宇(园区)周边的5家党群服务站,组织辖区内绍兴饭店、鹅将、望湘园等12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部分园区内企业,推出白领“安心订”套餐,推送给辖区26个楼宇园区内的企业白领,既解决企业白领“就餐难”问题,又帮助餐饮企业尽快回到正常经营的轨道上来。

据介绍,街道将对安心订菜单实行动态管理,督促首批12家餐饮企业防疫措施到位,收集白领用餐反馈,优胜劣汰,定期调整。

“企业的需求是什么,复工的困难在哪里”,这两个问题是大宁社区党群工作者思考得最多的问题,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伍,变身为楼宇(园区)的疫情防控员和复工指导员,在复工复产复市“最吃劲的时刻”,始终奋战在服务企业复工的第一线。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与企业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将复工备案的手续变得更有效率。在线上,努力做到全程“无接触”急速办理企业复工申请。在线下,社区党群工作者们现场检查企业是否有防疫物品、是否设置隔离间等防疫措施,同时秉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要求加班加点,尽最大努力简化报备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帮助企业实现“急速复工”。

通讯员 张琦 赵琳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友谊路街道

快闪理发剪去烦恼丝

“宅家”守阵地已有月余,一不留神头发长了,理发成了件“难事儿”。大多理发店没开门,买工具自学又很复杂,真让不少人发了愁。在宝山友谊路街道,不用愁,各种各样应运而生的“谊家”快闪理发店已经安排好啦!

一大早许多居民就跃跃欲试地等在宝山八村活动室门口,并自觉排成“北欧式”队形,原来是在等束师傅剪头发呢。看看这流动理发店,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发工具自不必说,束师傅还特地准备了口罩、手套以及紫外线消毒箱等,确保一人一消毒,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宝山医院作为友谊辖区发热定点医院之一,迅速启动应急系统,全体医护人员开启“长期值守”模式,逆行坚守在“战疫第一线”。白衣天使们也是久未打理头发了。前几天,宝山医院工作人员通过团区委联系到了宝林八村,询问能否请小区志愿者帮忙到医院给工作人员理发。书记一听就答应了,连忙召集小区两位剪发能手——成立生、李莉着手准备。一把电推、一把剪刀、一个梳子、一个吹风筒……一家简易“理发店”就在宝山医院开张了。

宝林二村的周边单位——“悦满亭”多年来坚持每月一次为小区居民提供理发便民服务,还长期为小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二月二”是店里营业第一天,陈老板几天前就在小区微信群里留言,说看到小区保安师傅、“绿马甲”志愿者们为了防疫没日没夜坚守在岗,想在这天为他们免费理一次发。今天我也是志愿“绿马甲”,你守护大家,我们守护你。本报记者 郭剑烽

运输力

东航首班复工包机抵沪

昨天中午12时5分,由郑州飞往上海的FM9390航班从郑州新郑机场顺利起飞,并于13时24分安全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此次航班由东航旗下上海航空公司执行,搭载了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许昌市、鹤壁市等邻近地市的160名世邦集团员工返沪复工。这是东航执行的首班上海复工包机航班。截至2月24日,东航已经执行和明确了16个复工包机航班,保障近1500名旅客,搭建了复工复产的“空中通道”。

本报记者 金志刚 陈梦泽摄影报道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