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防护设计建起“岁月静好”的保护罩
第20版:创见 2020-03-04

防护设计建起“岁月静好”的保护罩

“伍氏口罩”

3D打印儿童面罩

黄色浸塑手套

◆琳恩/文

防护用品是非常时期的“硬通货”。近日,上海一家企业利用新型纳米材料,设计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款可循环使用、可多次消毒,过滤级别达到了N95的防护的口罩,被称为是“1个能顶20个”、最耐用的口罩。另一家上海卫生护理用品制造商则在“防溢乳垫”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次性口罩医用垫片”,一个口罩可以连用三天,每天只要换一次垫巾即可。而上海东华大学靳向煜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对儿童口罩的结构、功能和标准进行再优化,提供最合适防疫的“儿童口罩”,一举解决口罩不适合小朋友佩戴的问题。

根据人们的需要及时开发、设计合用的新品,是在关键时刻绽放高光的原因。

■如今,不少设计师将是否能成功设计一款被广泛使用的防护用品视为自身职业价值体现的标志

非常时刻设计助力

和所有的防护用品一样,仅是一只小小的口罩的设计,就没那么简单,实用性、舒适性、透气性、过滤性,是否能适应对不同脸型的贴合度,以及如何实现大规模量产,都是设计师和制造者考虑的问题。每一个成功的口罩设计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曾披露,我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博士伍连德是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也是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1910年10月,哈尔滨爆发鼠疫,伍连德设计的一种被后人称为“伍氏口罩”不仅有效防止病毒扩散,更是帮助人们在四个月的时间内战胜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鼠疫,拯救了中华大地的无数生灵。

由于当时物资紧张,伍连德设计的这种口罩采用的就是普通外科纱布,约30cm宽、100cm长的纱布顺长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长13cm、宽20cm、厚1.7cm的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使之成为两层状的纱布绷带,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伍连德最初的设计版本是将口罩的缚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朵上方系在脑后,中间两条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两条向上系在头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他又将缚带简化为两条,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防护作用依然。这种口罩不但简单易戴,而且价格低廉,很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普及开来。

早期口罩制作普遍简易,而为了改进口罩的科学防护功能,现代的设计师也煞费苦心。他们四处寻找灵感,说来令人不可置信,有专业设计工业防护用品的设计师透露,如今成为防护必备、街上几乎人手一只的3M口罩,设计的原型竟然是之前发明的一款一次性胸罩。“立体剪裁”的灵感,让设计师找到了一种全方位罩住口鼻呼吸器官,同时又能兼顾大规模工业量产要求的设计方向。之后,经过设计师们的多次改进,一次性“文胸”原型终于成为可以戴在脸上的防护用品。当然,这种设计也并非完美无瑕,相关的改进还在继续,包括如何使得起到密闭作用的金属条更加柔韧舒适,都是设计师们颇为关注的问题。

看到了在防护用品领域设计所释放的能量,也和是否能创作出经久不衰的畅销座椅有向往一样,如今,不少设计师将是否能成功设计一款被广泛使用的防护用品视为自身职业价值体现的标志。

仅就口罩这一项,就有不少大牌扎堆。比如,荷兰“设计鬼才”马塞尔·万德斯(Marcel Wanders)就基于城市空气污染和雾霾推出过过滤时尚口罩。用特殊的羊毛材料制成空气“过滤器”,让马塞尔颇为得意。“除了‘过滤’空气,阻隔有害颗粒物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漂亮的东西,人们日常佩戴会感到很舒适,愿意和它建立亲密的联系。”

而日本设计才俊佐藤大所率领的Nedo团队,也有着类似的“野心”。受到制造商邀请,他们设计出一款名为bo-bi的10层过滤网口罩。在设计时,他们对口罩的传统框架来了一番大调整,一方面,在底部采用圆形收边,以此达到更贴合东方人脸型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官网上提供数据录入端口,允许消费者上传包括鼻翼长度等在内的脸形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不仅如此,由于此款口罩可反复使用,Nedo还为其配套设计了灰色开口拉链袋。佐藤大在解释袋子的功能时表示,袋子不仅保证口罩存放时不被弄脏,还充当口罩专用洗衣网的角色,保证口罩被丢进洗衣机反复清洗不变形,功能不受影响。周到的构思,受到不少使用者的追捧。

每个细节要恰到好处

事实上,防护用品设计的难度并不亚于设计一款任何细节都暴露在外的座椅。因为在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副防护镜,一款简单到没有任何多余剪裁的防护服上,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经得起推敲,不能有多余累赘,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恰到好处。毫无疑问,这样的要求对任何设计师,哪怕是马塞尔、Nedo这些蜚声世界的明星设计师和设计团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也正因如此,每一项成功的防护用品设计背后,都凝结着设计师和研发人员大量的心血。“我们一直不推荐人们进行过度防护,因为任何的过度防护和防护不足一样都可能会造成伤害。就比如,过度防护之后,手套、防护服穿脱不便、闷热不透气,都可能导致操作员不去正确穿戴,从而造成事故发生。”一家国际知名的科技企业的防护业务总监,在发布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机械防滑和化学防护手套时这样表示。

“在开发的初期,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中国各个工厂实地考察,采访了大量的一线的操作员工和安全员,了解他们手部在生产过程到底面临怎样的风险,把这些数据都收集回来之后,我们从‘零’开始设计研发产品。”这位总监表示,防护产品不会追求炫目的外表,是真正贯彻了包豪斯设计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而且,通常一款防护用品的设计是否成功,都是看真正的使用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比如,我们的新款手套设计还考虑到了灵活性、隔热性和耐磨等需求,但从外表上,外行是难以发现这些细节的,但这些细节往往对使用者来说又是保证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样的例子不只体现在国际科技巨头的产品上,原上海手套二厂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设计出一种黄色浸塑防护手套,在化工、电镀、渔业、建筑、采矿等行业广受好评。和之前普通的浸塑手套不同,其波浪形的裁剪,厚薄均匀、没有气泡、黏合牢固等特点,也都是设计研发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公关,甚至跨界学习的结果。而这款畅销手套即便到了现在,虽然手模进行了一些改进,但仍然保持着当初的大部分特点,其设计细节每一步几乎都相当精准戳中了使用者的“痛点”。

新科技加持用于日常

实际上,除了反复推敲和检验,新科技的加持也让各种防护用品的设计不断升级。就比如,在医用防护领域,不断变异的病毒固然魔高一尺,但最终还是挡不过人类的设计和抗击病毒的决心道高一丈。

又比如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千篇一律防护手套,如今,除了供医护人员使用的防护手套、手术手套外,还有供产业工人使用的防切割、防穿刺、防震、耐阻燃的手套设计,还有专业的机械救援手套,以及有带夜视功能的专业手套,极具“黑科技”特征。

再比如,随着材料科技和通信科技的发展,连传统安全帽也变得“黑科技”起来。一些专为工矿与建筑行业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安全帽,就集成了照明、对讲通话、GPS定位、运动轨迹记录、音视频录像、远程监控、4G传输等功能,可以通过安全管控平台与后台人员实时沟通。

有设计师在国外看到推着扫地机清扫道路的清洁工,着高亮反光工作服、防雨高帮靴,戴着防噪耳罩,以及专业的护目镜、口罩、手套,暗暗估算了一下,这些装备价值不菲,甚至超过了他一身高级定制洋装的价格。这位设计师在感叹之余也感到相当振奋:“这些装备设计肯定也会在国内推广开来,而且经过国内原创设计团队改进,价格也会越来越亲民。”

除了这些专业的防护装备之外,在大众日常防护用品上,设计师在凭借科技加持,设计出更多好用的产品。一个名为AIRMOTION的设计研发团队,集结了全球工程师以及医疗团队,共同研发了一款带有3D贴面包裹式,贴合口鼻区域,精确覆盖于面部三角区的面罩。而这群被人称为“设计疯子”的人甘心用八年时间打磨这款产品。

也有设计师苦心孤诣,花费数年时间,找寻合适的尼龙材料,以3D打印的方式为儿童量身定制防霾面罩。这样的例子,在设计行业比比皆是。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其实,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是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是值守在自己平凡岗位上,默默守护这座城市保障运行的劳动者,也是为寻找更实用更完善的防护解决方案,不断探索、创新乃至试错的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