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一年三选,以色列组阁陷入僵局 俄土会不会在叙爆发大规模战争?
第23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0-03-05

俄土会不会在叙爆发大规模战争?

孙德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孙德刚

最近,叙利亚局势再度紧张,土耳其携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跟俄叙联军发生激烈冲突。那么,局面会不会失控?土耳其与俄罗斯两军会不会在叙利亚直接大打出手?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

合围伊德利卜 俄叙志在必得

问:目前,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呈现怎样的态势?

答:过去五年里,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驰援下,向“伊斯兰国”组织和反政府武装发动反击。极端分子和叛军节节败退,溃逃至伊德利卜省。该地鱼龙混杂,各类军事武装约30万人,包括“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征服阵线”,海湾国家支持的“伊斯兰军”,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和“拉赫曼旅”,还有以难民身份作掩护的“伊斯兰国”残余势力。

根据2018年索契协议,俄土在伊德利卜省设立“非军事区”,土耳其建立12处军事观察站、负责监督停火,并通过扶持代理人,在该省建立了缓冲区,与土耳其在叙北部阿夫林和泰勒艾卜耶德的军事存在遥相呼应。

俄军、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支持的武装早已对伊德利卜省形成合围之势。俄叙选择这个时间进攻伊德利卜,实属情理之中。首先,2019年土耳其发动“和平之泉”行动后,将原先部署在伊德利卜省的军队及代理人“拉赫曼旅”西调,协助进攻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今年1月,土耳其又将部分军队从伊德利卜省调往北非,支持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其次,特朗普政府在中东采取战略收缩,逐步从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对俄军的牵制能力进一步减弱。美土从叙利亚收缩,为俄叙乘胜追击、解放最后一块被反对派控制的土地——伊德利卜省提供了机会。

同时,“征服阵线”这个被联合国列为恐怖组织在伊德利卜省做强做大,给俄叙向伊德利卜发动进攻提供了借口。今年1月,普京访问叙利亚,双方制定了在伊德利卜省联合反恐的详细计划。在俄罗斯的空中掩护下,叙利亚政府军“小步前进”,不仅收复了该省南部大片土地,而且夺回被土耳其和叛军占领的萨拉基卜市及第4和第5号公路,打通了首都大马士革到北方城市阿勒颇的交通大动脉。俄叙的军事进攻无疑动了土耳其的奶酪,土叙公开翻脸、迎面相撞,土俄则从战略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2

北约按兵不动 任由土俄互耗

问:土耳其为何要向北约求援?北约是否出手相救,有何考量?

答:土耳其向北约求援,是不得已而为之。2015年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后,土耳其并未与北约一道遏制俄罗斯在中东扩张,反而与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俄默许土耳其越境打击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对土军在叙北部地区建立“国中之国”采取隐忍态度。近年来随着巴沙尔政府军转守为攻、不断扩大战果,俄土矛盾日益公开化。2月27日,土耳其部署在伊德利卜省的军队遭叙政府军空袭,33名士兵死亡、36人受伤。这是土军2016年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损失兵力最多的一天,土耳其朝野极为震惊和愤怒,处于弱势方的土耳其不得不向北约求援。

在同特朗普的谈话中,埃尔多安强调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省承担维和任务,实际上是为北约“站岗”,阻止该省难民经土耳其涌入欧洲,避免欧洲出现新一波难民潮。特朗普政府虽反对俄叙单方面改变伊德利卜省现状、酿成人道主义危机,甚至将航母派往东地中海地区,但未对土提供实质性军事支援。法德对俄叙的军事行动表示关切,但也未能向土耳其提供军事帮助。事实上,自去年12月俄叙在伊德利卜省开展反恐行动以来,北约一直持观望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美关系、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均处于缓和阶段,北约不愿为土耳其“火中取栗”;另一方面,去年埃尔多安政府不顾北约的反对,执意部署俄S-400防空系统,美欧一致不满。美国和北约想利用这次机会敲打土耳其,惩罚其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左右逢源的“骑墙政策”。因此,到目前为止,北约按兵不动,任由俄土消耗实力。

3

四国峰会难产 土方被迫让步

问:土耳其提议召开俄罗斯、土耳其、德国、法国四国峰会?四国峰会是否开得起来?

答:土叙直接交火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一致要求冲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政治手段化解分歧。土耳其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足,不得不寻求用多边机制约束俄罗斯,再利用俄罗斯来约束巴沙尔政府,维护其在伊德利卜省的既得利益。埃尔多安强调,土耳其军队在伊德利卜省12处“观察站”巡逻,实际上是为欧盟看守南大门。目前土耳其境内有360万难民,而欧盟承诺的60亿欧元难民安置款只到位一半;欧洲大国不应在北约盟友——土耳其遭叙利亚军队进攻时袖手旁观。土耳其为将欧盟“拉下水”,宣布对欧盟“开闸”,允许叙数万难民涌入欧洲,希望以此逼迫欧洲大国在伊德利卜冲突问题上“选边站”,实现与欧盟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捆绑”。但从目前来看,土耳其这一效果不明显,欧洲大国不仅态度消极,而且还批评土耳其不负责任。

2018年,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法国曾举行四国峰会,缓和了伊德利卜局势;近期,土耳其积极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磋商,提议于3月5日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叙利亚问题四国峰会。虽然法德俄都关注叙利亚局势的发展,但土耳其弄巧成拙、允许难民涌入欧洲,遭普遍批评,四国峰会的倡议遭冷遇。埃尔多安不得不做出让步,决定于3月5日亲自飞往俄罗斯与普京会谈。

与俄罗斯相比,土耳其更希望伊德利卜省的军事冲突能够尽快软着陆,因为土耳其去年发动“和平之泉”行动、越境打击叙利亚民主军,结果事与愿违,叙库尔德武装与巴沙尔政府握手言和。今年1月,埃尔多安政府卷入利比亚内战,宣布向北非增兵、帮助民族团结政府扭转颓势;今年2月底以来,土耳其又发动“春季盾牌”行动,与叙政府军在伊德利卜省遭遇,三线作战,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埃尔多安政府因执意购买俄S-400与美国和北约矛盾激化,因打击“居伦运动”与欧盟关系紧张,又因为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与沙特关系不和,在政治上备受孤立,土耳其外交从“零敌人”变成了“零朋友”。

相比之下,叙利亚政府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重返阿盟指日可待。2017年5月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今努尔苏丹)签署备忘录,各方同意在叙北部伊德利卜省、中部霍姆斯省、南部、以及首都大马士革郊区设立4个冲突降级区,其中3个已被巴沙尔政府妥妥地接管,仅剩下伊德利卜最后一个为叛军和土耳其所掌控的孤岛。

因此,2020年以来,随着美国同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博弈升级,欧盟忙于英国脱欧的后续事宜并于近期应对新冠肺炎,加上土耳其开辟利比亚战场,俄叙在伊德利卜省加紧清剿极端分子和叛军,试图一劳永逸地消除叙境内的安全威胁,为解放全境迈出关键一步。随着俄叙不断巩固战果,四国峰会恐难成行,妥协将是土耳其无奈的选择。

4

双方各有底限 力避直接开战

问:土耳其、俄罗斯分别要在伊德利卜达到什么目标?两国会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答:俄罗斯巩固在叙利亚的地盘,与土耳其在叙北部的既得利益形成了结构性矛盾——俄支持巴沙尔政府解放全境,土耳其则希望维持目前叙利亚四分五裂的现状,在叙西北部形成土耳其“势力范围”。不仅在叙利亚,俄土在利比亚也各支持一方、立场对立,俄土爆发了自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以来最大的外交危机。

埃尔多安指责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政府违反索契协议,改变了伊德利卜省的非军事区地位;俄叙则强调,叙利亚有责任打击伊德利卜省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有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宣布“春季盾牌”行动,以空中力量为掩护,摧毁叙军事设施,支持自由军夺回地盘。叙政府则针锋相对,发出强烈警告:叙军将击落伊德利卜省上空所有战机。目前来看,土耳其和叙政府军互有攻守,战争一度陷入胶着。叙利亚政府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于3月2日宣布再次夺回重镇萨拉基卜,打通第5号公路;俄军警也趁机进驻该市,造成既成事实。

尽管战争爆发后,土耳其总统顾问曾放出豪言,称土俄在历史上曾交战16次,已准备好土俄之间的第17次战争,但土叙交战后,土俄高层保持密切沟通、管控分歧,避免因误判而直接交手。土耳其的“春季盾牌”行动主要以空中打击为主,让叛军冲锋在前,未派出大规模地面部队,意在避免与俄爆发大战。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地缘政治空间,既反对俄吞并克里米亚,又反对土耳其打击“居伦运动”,迫使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不断走近。在设立叙利亚冲突降级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开展防务、核能与天然气合作等方面,土俄建立了密切的军事和经济联系。两国在叙利亚各得其所——土耳其默许俄保住巴沙尔政权,俄则允许土在叙北部充当宪兵。未来,无论是土耳其还是俄罗斯都不愿意在伊德利卜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土耳其的目标是借俄压叙,阻止巴沙尔政府将土耳其军队赶回国内;俄则希望土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总之,俄土之间没有永恒的合作,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俄攻土守、美欧观望的态势下,土耳其不应低估叙利亚政府军解放全境的决心。经过这番军事较量后,俄叙之间的“血盟关系”再次经受了考验,俄土在叙利亚努力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全面出击、体力透支的土耳其陷入被动,在安全博弈中处于明显下风,能否守住在叙利亚的既得利益,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