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外籍旅客为何破涕为笑 感谢上海,这段经历将成为珍贵回忆 外籍旅客从一脸懵到连声谢
第4版:要闻 2020-03-09
机场接送点对点,志愿服务心到心

外籍旅客从一脸懵到连声谢

到上海感觉安心了

上海16个区已派遣人员入住浦东机场值守,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每个区都准备了接送巴士

来自韩国的金女士一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搭乘私家车回家

本报记者 李一能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从国外输入,上海颁布规定,对14天内有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无论中外籍一律隔离14天。此外从3月6日起,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所有航站楼均设立人员集散点,为入境后需要集中或居家隔离的人员提供信息登记、翻译、接驳等服务。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浦东国际机场T 1航站楼的人员集散点探访,上海16个区已经派遣人员入驻值守。记者看到,在人员集散点等待的,大部分都是外籍旅客。面对上海前所未有的严格防疫措施,从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理解配合,志愿者的耐心沟通与暖心服务让外籍旅客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服务贴心乐意配合

昨天14时,在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2楼出口附近,上海16个区派遣的志愿者已经部署到位,穿戴全套防护装备,为入境旅客服务,在航站楼外,每个区都准备了接送巴士,避免无人接机的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前往目的地。

在人员集散点,有不少等待登记的旅客,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员,他们乘坐的班机中午经停首尔抵达上海,因此属于重点地区来沪航班。在入境时,海关会根据旅客信息,在护照上贴上红、黄、绿色标签,绿色可以直接通行离开机场,红黄色则必须经过信息登记再做人员分流。

来到人员集散点的旅客,都是护照贴上黄标的。他们在这里有两个选择,一是乘坐政府提供的接驳巴士前往各区目的地,根据情况或是直接送到家,或是送到集中点后由后续接驳交通工具送到家或隔离点位。二是有人接送的旅客,在登记完信息后,由志愿者将他们送到上车地点,留下司机和接送人员的联系方式后离开机场。

如此操作是为了避免入境人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他们在隔离前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同时留下信息,万一后续发现病例,便于流行病调查人员查找到密切接触者。

对于上海严格的规定,外籍旅客总体上可以接受并配合。在人员集中点,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萨拉告诉记者,她在上海从事外教工作。“我很愿意配合这些严格的防疫措施。”萨拉表示,虽然要反复测量体温、登记信息,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但上海口岸的服务很贴心,遇到问题志愿者都会耐心解答,翻译志愿者也解决了外籍旅客的语言问题。

完成登记后,萨拉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她不想乘坐政府提供的巴士前往长宁区的住处,因为要绕路不太方便,同事为她叫的车也不被允许搭乘。但志愿者很快和她的同事进行了沟通,找到人来接她回家。“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学校快点复课,我还等着给孩子们上课呢。”萨拉提着大包小包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前往停车场。

应对从容倍感安心

在现场等待的旅客,不是所有人都像萨拉一样淡定,基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来到集散点开始都是一脸懵,提着行李不知所措。

一对外籍小情侣美国人赫尔顿和韩国人哈娜就是如此,他们开始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因为无人接机,不知道怎么回去。幸好,现场配置了翻译人员,志愿者为他们详细讲解了离开机场隔离流程,并建议他们乘坐政府提供的巴士离开,小情侣豁然开朗连声道谢。

赫尔顿告诉记者,他们都在上海工作生活,很喜欢这座城市,在新年期间离开上海度假,当时觉得大家都很紧张,但这次回来,明显感觉到上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好。人们应对从容不迫,工作也做得很仔细,让他们倍感安心。

在停车场的另一边,记者遇到了来自韩国的金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等待丈夫和司机来接机,他们带着大包小包,人员集中点的工作人员们帮他们把行李搬到了停车场。车辆抵达后,志愿者为两人做了信息登记,把行李放上车后向这家人送别,金女士的丈夫显然很感谢志愿者的协助,一再鞠躬道谢。

人员集散点的工作忙碌纷繁,既要解释沟通工作,也要协助接机。但不是所有区都有大批入境人员接待。最忙碌的是闵行和长宁两个区,崇明、奉贤等非外籍人员大量集中居住的区域的摊位则“生意清淡”。

来自奉贤区的志愿者葛辉吉告诉记者,三天到现在这个点位一共接待了5位入境旅客。虽然接待人员不多,但9位志愿者随时待命,从9时到21时,12小时不间断值守。“我们的工作就是严格执行规定与热情服务,旅客们因为需要隔离,心情难免紧张郁闷,但只要沟通顺畅,他们基本都会配合,所以工作还比较顺利。”葛辉吉表示,国内抗疫已经取得进展,守好防止输入疫情进入的防线此刻尤为重要,因此哪怕一天都没有入境旅客前往奉贤,他们还是会全力以赴站好这班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