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续文凭攒实力 每一道题编辑自己都算过 不仅要“唱”得好 还要“说”得好
第17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3-12
去上海教育出版社看教辅书出版的幕后

每一道题编辑自己都算过

每一个上海学生的求学经历都绕不开上海教育出版社,但不是每一个用过上教社书籍的学生都进入过上海教育出版社。昨天,“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特别网聚“云游出版社”游到了这家坐落于永福路123号,被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环绕的出版社,学生们的教科书都在这里出版,孩子们的网课更离不开上教社的出版物。因为疫情,《寒假生活(补充版)》7天出炉,教师们也把上教社出版的教辅书籍视作自己最好的助手。

教材幕后故事

每一本书的面貌不同,每一家出版社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继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后,新中国第二家面向全国的教育读物出版社,1999年进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项目——牛津英语教材(上海版)在上海和全国推广,第一次把外国原版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教材,为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开创了有益的尝试。如今,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至六年级数学课本、练习册、教育用书输出英国,这是欧美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历史上首次成规模、大批量地引进中国数学教材,英国出版界称其是“世界领先的数学教程”。

与第一次云游到上海译文出版社不一样的是,这次由志达书店、悦悦图书在疫情期间策划的“云游出版社”直播活动云游到上海教育出版社,就是为屏幕前的家长和孩子们揭开一本本教材如何出炉的秘密。以令许多孩子头疼的“语文”为例,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在作文类教辅书籍方面,编辑们目前的计划是在8年到10年时间里,做500本作文书,名师大咖云集,“其实这很花费心思,因为一本作文书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仅开会就要开60多次。”年轻的编辑说。而数学类的教辅读物,每一道题目编辑们都自己运算过。

今年的疫情使寒假前所未有地延长了,令上海广大中小学生又爱又恨的《寒假生活(补充版)》电子版就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在七天的时间里赶出来的。社长缪宏才叹道:“做教材和一般的书不一样,教材如果有差错,将耽误几千万人,责任重大,所以态度必须非常严谨。”这次上教社的特殊产品就是《寒假生活(补充版)》,与平常的课本教材专注于一门学科不同,寒假生活综合各个学科要求,德智体美劳,还要针对疫情,补充科普知识、居家运动、病毒防护、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从1月底接到教委的任务,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定大纲、几支队伍形成合力,“不考虑经济效益,这关系到疫情期间无数中小学生如何继续学习,这是上教社的责任。”

推荐抗疫书籍

缪宏才的“社长书单”很长,他推荐的一类抗疫书籍,第一本名为《自以为是的下场》是“中国年龄最小的作者年龄最小的画家自己编写自己画的作品”,也有给大人看的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的疫期心理指导,还有正在策划的疫后心理指导。

因为与千万个家庭上网课宅在家里的孩子息息相关,“云游”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直播时间从两个小时变成了三个小时,点赞数超过11万。志达书店总经理罗红说,我们扎根上海、从高校起家,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比起当当自营、京东自营,我们在上海这个市场有地理优势,与上海出版社的合作也更紧密。

“云游出版社”只是一个网络上的尝试,使遭遇到特殊情况的出版业和读者都有了更多的时间互相了解,也许下一个发展的契机已然萌芽。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