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新疆小伙闯英媒:想做最英式的中国推销员
第21版:新民海外 2020-03-30

新疆小伙闯英媒:想做最英式的中国推销员

张巨在工作中

张巨跟拍英国著名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霍伊

文/曾昊昕

人物名片

张巨

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国与亚洲商务总监

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客座讲师

“他是个绝对的乐天派!”大多见过张巨的人,都会先被他的亲切感和热心肠所吸引,相熟之后,惯常会惊讶于他的经历。这位嚼着羊肉手抓饭长大的新疆孩子,曾经枕着黄浦江水奔流入海的涛声入眠,也曾听着鸽哨擦亮北京胡同的夜空,更是无数次徜徉在伦敦泰晤士河畔,靠着自己的奋斗,成为了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拥有166年历史的《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亚洲市场总监,他是这家百年英媒的第一位中国人。

在这里,张巨不遗余力地向英国民众介绍中国的一切,纠正从政府到民间对中国的种种偏见。“如果在我的努力下,中国文化能够通过《每日电讯报》高品质内容与高科技体验,用适合英国人的表达方式,传达到众多粉丝心里,这未尝不是一个介绍中国的绝佳方式。”张巨说:“无论是社会大环境、民众还是政府,英国对中国的好奇都愈发强烈,我想要做的,就是成为最懂英国人的、最英式的中国推销员,为我的祖国说好中国故事。”

1 放弃创业签证,入职百年英媒

2011年,张巨前往英国,就读东英吉利大学广播新闻专业。彼时的他已从上海大学毕业了两年,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积累了扎实工作经验。

张巨在读大学时就成立过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这为他后来成为《每日电讯报》的视频记者埋下伏笔。“我曾经拍过黄浦江夜景,她那万里滔滔江水的广阔,以及所孕育出敢于拼搏、锐意进取的上海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而在央广的工作经历,为他提供了不一般的国际视野,“当时工作蛮辛苦的,但学习到的东西,让我后来在《每日电讯报》这样的大平台都很受用。”

2011年前往英国深造的学生,都会对这一年难以忘怀。当年,英国政府开始缩紧留学生就业政策——获得学位的国际生只有找到一份合法雇主提供的年薪不低于2万英镑的工作,才能获得T2工作签证而继续留在英国。

正是在这样紧缩的移民政策下,张巨凭借实力,得以进入《每日电讯报》。但代价也是巨大的——他舍弃了辛苦获得的全校唯一一个创业签证。

“最初,在得知就业签证政策改变后,我就想选择在英国创业。”张巨生性开朗乐观,工作技能出色,他的很多英国友人对他印象深刻。因此当张巨申请创业签证时,有13位来自英国商界和政界的被访人愿意为他提供推荐信,他的老师也愿意反复帮他修改商业计划书。

“其实入学时我雅思口语才3.5分(满分9分),但我从不因此而害怕和当地人说话。”张巨说,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口语上的不足,以及和当地人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才会刻意多和人交流,多下功夫锻炼,最后练出了和导师相似的口音。

然而,张巨的人生故事却又迎来了拐点。“一个朋友愿意帮我内推《每日电讯报》的视频记者职位。正好视频制作是我强项,加上我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也有过3次实习经历,就想着去试一下,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没想到顺利通过了笔试和两轮面试,收到了offer(录用通知)。”

留英工作本就难,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等差异,亚洲人想要在英国主流媒体获得一份正式的编辑工作更加不易。“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机会,”回想起十年前的自己,张巨感慨道,“有时候机会转瞬即逝,只有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有能力抓住。”

选择创业签证,还是工作签证?张巨面临着不得不二选一的幸福“烦恼”。权衡再三,张巨忍痛放弃了准备多时的创业签证。

“我选择进《每日电讯报》工作,是希望自己能够打破一个行业印象,就是中国人很难进入西方的媒体行业工作。我也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向这家百年英媒展现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新中国面貌。”这也是他在毕业后时常应邀回母校开讲座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学弟学妹,还有未来的中国留学生,都能看到这个可能性。

2 捅破文化隔膜,融入本土采编团队

在视频编辑部的日子,并非如外人看上去的那样光鲜亮丽。尽管张巨实战经验丰富,但在一个全英响当当的大媒体做好一名优秀的采编记者,光靠努力是不够的。“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就在工作上对你放宽要求。你只能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甚至比当地职员都要好。”

“有时会听不懂同事们笑话里的梗,莫名会感觉自己是局外人。”但好在张巨善于在观察中学习他人的长处,聊天中听不懂的俚语,他会暗自记下,之后请教同事。“我们工作氛围十分友好轻松,采编小组同事的一个娱乐项目是轮流教我学伦敦俚语,帮助我把自己的英语本地化。”

就这样,天性外向而又努力的张巨,很快便融入了团队中。在视频采编部的8年里,张巨有过不俗的采访报道:与末任香港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聊过英国脱欧;问过马来西亚前总统阿都拉(Tun Abdullah)马航MH370事件的后续进展;还采访过现任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这些出色的采访报道,得到报社同事们的广泛认可。

同时,当发现报社在涉华报道中的一些事实错误时,他都会提醒相关记者,后来很多记者若在报道中涉及中国,都会先向张巨了解或是核对事实。张巨清楚,作为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他可以帮助同事们更加了解中国,甚至是亚洲人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平日里,他十分乐意充当文化沟通的使者,也会在日常中融入中国元素的一点一滴,让同事和读者更容易接受。其中让张巨印象颇为深刻的,便是他在《每日电讯报》的美食专栏里,用镜头向大家介绍如何做中国水饺。

“当时是正值中国农历新年,我就想策划一期视频,向大家介绍一些和中国过年有关的习俗。”凭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张巨认为这个习俗不能过于传统,否则英国人难以理解,同时还要接地气,才能让读者们觉得好玩好有趣。“最后,我想到了包饺子。英国人对美食还是很向往的,我周围的英国同事也都吃过饺子,可接受度高;而且包饺子可操作性也强。”张巨邀请了英国华裔名厨李建勋出镜。从制作饺子馅、饺子皮再到出锅吃饺子,短短3分钟视频获得大量好评,而他拍摄所用的素材至今都还是报社想要推介中国文化时的首选素材。

3 用适合英国人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在《每日电讯报》编辑部的8年,不仅让张巨的职业技能日趋纯熟,也让他对报社,对报社的受众,以及西方的媒介传播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张巨说,报社对记者的廉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从而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报社很早就开始探索数字化阅读,是英国最早拥有网站的主流媒体,此外还会用脑电波、眼球追踪的相关技术来分析读者做问卷调查时的真实反应,之后再针对各个环节做调整。对读者来说,《每日电讯报》这个牌子意味着高价值和高品质,这也是这家有着166年历史的媒体,能够在如今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里仍然屹立不倒,并且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

张巨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肩负着比视频记者更有意义的使命。“尽管已经有很多人在说中国故事,但有时一些方法并不适合当地人接受,我的祖国,依旧是个未被西方深入了解的宝藏;而我所在的报社,和簇拥它的读者群,也同样是一个未被更多中国人认识到的宝藏。”张巨希望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文化能够通过《每日电讯报》,用适合英国人的表达方式,传达到众多粉丝心里。

怀揣这样的信念,以及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增强版的东风,张巨离开了编辑部,进入商业运营部门,成为了中国与亚洲商务总监,独当一面负责开拓中国市场。张巨已经成功将四川成都旅游、海南旅游等有针对性地推介给了高净值受众,大获好评。

“跟随《每日电讯报》,海南的推广版面在全英取得了51万份的有效发行,覆盖130万人群。”在张巨的努力下,除了纸质版块,在官网上,技术部门的团队还专门搭建了“Love Hainan”(喜爱海南)的子站,通过谷歌AMP网页,读者在手机上也能很好地看到南山寺观音像、三亚湾等这些海南的标志性景色,增加了体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海南的旅游文化,通过更好的阅读方式,走入英国中上层读者群的视线。

此外,张巨还成功地向英国读者推介过成都。“我们在网站上,为成都建了一个‘Discover Chengdu’(探索成都)的子站,其中还专门开设了成都市中心的‘互动地图’,读者可以直接用双手点击地图上的关于餐厅和景点的图标,就可以轻松跳转到相应的图文内容,这个形式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

在为英国民众带来中国美食和美景时,张巨也在积极拓展着华人读者对英国的认知。从2014年起,《每日电讯报》在《欧洲时报》(英国版)刊登中文版面,介绍英国的人物故事和专题文章,依托《欧洲时报》的强大发行,覆盖全英华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