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耀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患者收入医院隔离治疗,隔离病房不方便病友间交流聊天,寂寞和恐惧时时伴随,所幸大多数病人在白衣天使的精心治疗下,已经离开死亡线并向痊愈方向发展。其实医院病房如同社会万花筒,呈现人间百态,品出人生百味。我前前后后住了几次医院,于此略记几位病友。
2016年6月,我过马路横道线时被一辆公交车撞了,送到长征医院治疗,住进骨科病房。第二天隔壁病床进来一位八十多岁曾经是小学校长的老太太,她在小女儿家临时住时,因洗澡不小心在卫生间滑倒致股骨骨折,家里3个女儿女婿轮流陪夜照顾。
大概是疼的缘故,老太太不停地呻吟,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饭也不肯吃。几个女儿百般哄她也不配合,最多只是勉强地吃几口。而每当老太太的老伴88岁离休干部一清早从五角场乘公交车来到病房,老太太安静多了。女儿们一见到老父
亲便告状老母亲任性不配合。等女儿们离开病床时,老人俯下身子握着老伴的手对她说,你要听话多吃饭长力气,这样好得快,早出院回家,伤好了后又可以一起绿地散步。这时的老太太眼眶湿润地看着老伴轻轻地点头,中午吃饭也配合许多。而等老伴离开后,老太太又开始“作”了。第二天老伴来了又安静许多。女儿们对老父亲说,爸爸你真棒,妈妈只听你的话。
我脚骨折打了钢板愈合后要取钢板,2017年8月又住进长征医院骨科病房。我隔壁再隔壁床位躺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小青年,不能起身,吃饭及大小便不能自理。听隔壁床介绍,他是江苏人,几个月前打工时被重物砸在脊柱上致使脊髓损伤,私企老板送他到南京的医院治疗并补偿他一万元。由于是脊髓损伤,若治疗不到位,极易导致下身瘫痪,于是慕名到长征医院求医。照顾他的有两人,他妻子和他父亲。年幼的孩子托他姐姐带。妻子不离病房,父亲忙于医生处及采购东西等,他三顿吃病号饭,他妻和他爸下点面条加鸡蛋酱菜。
听隔壁病友介绍,这场突如其来的横祸不仅使这家失去生活来源,而且为了求医背负好多债。他们三人平时都沉默寡言,病人看妻子总是一种内疚样,妻子忙好服侍后,面无表情看手机或闭目趴在椅背上,而父亲忙好后在病房过道台阶上麻木地呆呆坐着。好在主治大夫是位专治脊髓损伤的一级教授,晨间查病房时对他说,治这病有难度,但我们想办法进行综合治疗,尽量不留后遗症。听了这话,小伙子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打算:等病情好转后在网上开个微店自谋生路。
时至今日,但愿那位小学校长老太太每天与老伴在绿地散步;更愿那位小伙子病情好转后网店生意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