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上海癌症现患病人45万 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71% 家门口数度请战“连轴转” 忘了今朝几何,不忘嫁你那天
第7版:上海新闻 2020-04-16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余万例患者随访报告出炉

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71%

20余万例肿瘤病例,10年随访数据,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7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一份肿瘤患者生存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7年在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20余万肿瘤患者,经过长期密切随访,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达到77.4%、71%,整体生存情况媲美欧美顶级肿瘤中心。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量体裁衣”精准、规范施治,已经成为当前恶性肿瘤治疗最为规范的模式。自2005年起,肿瘤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肿瘤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至今已有14支单病种多学科团队,基本覆盖常见的恶性肿瘤瘤种。

“这份单中心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报告涵盖了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十余种肿瘤的生存情况。由于不同瘤种的特性差异,单个肿瘤病种的生存情况有较大的区别,例如我院首诊确诊的乳腺癌、胰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达到90%和11.4%,虽然数字相差较大,但这两个瘤种的生存情况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表示,“该生存报告提示,无论是‘红颜杀手’乳腺癌,还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亦或是其他恶性肿瘤,早预防、早发现及规范诊治仍然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石。在乳腺癌治疗中,钼靶和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普及,使得更多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被发现。再比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发现直径0.5厘米的肺癌病灶,该项技术在日常体检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早期肺癌患者的比例大幅提升,更多早期的肺癌得以及时手术根治,从而获得良好疗效。”

郭小毛教授表示,这份生存报告再次证实,将防癌抗癌的关口前移可有效减少因病情贻误导致的死亡。“在此,我们倡议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进行预防筛查,40岁以后每年定期防癌体检,这些都是积极防控肿瘤、提高早诊率的有效途径。”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王广兆 周昌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