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对别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传染病防控没有局外人 上海单位或个人可自愿自费预约核酸检测
第3版:要闻 2020-04-23

传染病防控没有局外人

吴凡

新冠疫情暴发,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和检验,疫情过后,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值得深思。对此,曾担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的吴凡认为,“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国际化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早已不是卫生部门的一家之事。任何传染病的防控都没有局外人,大家都是参与者、奉献者。”

谈公卫体系建设

动员各方力量,强化监测网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吴凡作为中国-WHO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持续指导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2月24日,复旦大学的新冠肺炎防控专题的“空中课堂”,吴凡从流行病的角度介绍新冠肺炎在全国和上海的流行情况和趋势,还特别介绍了校园内的防控措施。吴凡表示,民众知道政府的防控节奏,就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配合、如何配合;作为业内人士,有责任有义务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现在,防疫重点任务转为关注输入病例和内部防反弹,吴凡表示,对普通市民来说,防止被感染的最有效手段,还是加强个人防护,不要麻痹大意。

此前,她呼吁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的监测防控网络,通过增加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构建全覆盖网络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不久前,上海对117家发热门诊强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增加建设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举措。

1998年,吴凡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吴凡的职业生涯中,她亲历过“非典”,迎战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上海的公共卫生体系乃至整座城市的管理运作机制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她说,经此战“疫”,多年来常抓不懈的超大型城市重大传染病“平战结合”防控救治模式被证明行之有效。上海这座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能够成功处置多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赖于疾病预防控制三级防控体系的监测预警力和组织执行力,使政府在最短时间、最有序地动员起社会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不久前,上海发布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若干意见,吴凡提出,未来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就是要强化以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为骨干的纵向网络,以及以各级各类的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为横向网络的建设。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整个网络的网底,有了这张网之后,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的网络才能说是比较健全的。

谈公卫人才培养

未来需要医防融合复合型人才

疫情中,公共卫生工作的价值何在?吴凡举了个例子,2013年初,上海发现了全球首例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疾控部门全方位进行病原体监测、流调排查、锁定病源、抓住“真凶”,及时向上海市政府建言。在暂停活禽交易二个潜伏期后,上海再也没有发现新增病例,世卫组织给出了“灵敏、专业、高效”六字的高度评价。

正是一群群公共卫生医师们组成了一支支“隐形”队伍——他们不像临床医生拥有鲜花、掌声和聚光灯,他们只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最危险的地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只是不分时间、夜以继日地排查和追踪密接者,只是及时高效研判分析疫情、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他们不易被发现,但每个实验室、每家医院、每个社区都随时可能成为他们的“主战场”。

由于疾控专业的特殊性和专属性,各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像蒲公英种子般零星地分散在各个工作站点。比如驰援武汉的疾控队伍中,仅中国疾控中心在武汉就有二十多个驻地,给物资保障带来了极大困难。吴凡发动社会募集,捐赠物品食品给援鄂的疾控队员,缓解疫情防控最关键期的生活物资、工作物资匮乏问题。她说,“如果比喻医生是在下游打捞,把落水的人捞上来,公共卫生医师则是从根源上预防,要在上游筑坝,不让洪水泛滥。”此次疫情,公共卫生医师最大贡献就是控制了病人的增量。在疫情面前,人们更多关注临床医生,但公共卫生医师的作用同样重要。

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的她,对未来的医学教育也有了更多思考。她认为,要重视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要让临床医生掌握更多流行病学知识,不仅要见病、见病人个体,更要让他们见疫、见群体,发现“苗头”就能及时预警,真正做到“发现在萌芽状态,处置在成疫之前”。

吴凡特别提到“曲突徙薪”。“曲突徙薪、博学明道、方寸纳海、健康为上”是2012年发布的“上海疾控精神”,其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说明世上需要救火的英雄,更需要能发现忧患于毫末、有先见之明的人。她认为,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需要总结、反思。不要等到疫情暴发、病毒肆虐,才想起“修补篱笆”,只有做好长远的战略准备,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机到来时快速处置、取得胜利。

同时,吴凡也谈到,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满足医疗卫生体系内部需求,更应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管理架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考虑。下一步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上海优质卫生和教育资源,培养既有临床技能又有公共卫生视野的、医防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让医工、医理、医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全领域、具备多种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精英。 首席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韩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