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一堂催泪的特殊党课 绕绕绕 出行太折腾 盼盼盼 公交能直通 广告
第13版:社会新闻/广告 2020-04-30

一堂催泪的特殊党课

——环同济联合党课第一讲侧记

是什么让这堂党课的听众热泪盈眶,让主持人几度哽咽难以继续,让数万名党员在线收看,甚至有党员在住院病房里自发捧着手机上党课?是信仰的力量——昨天下午,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千里逆行 时代硬核——环同济联合党课第一讲”在线上线下同时开讲。2小时的党课无一人早退,大家都聚精会神聆听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又名杨浦区中心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王静和杨浦医院院长于德华的“抗疫”故事。在白衣天使的身上,每一个党员都感受到了坚定信仰的强烈召唤,课后纷纷反映:“比想象中更感人、更激励人心!”

王静是杨浦医院护理部主任,曾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护理最高荣誉“左英护理奖”。她带着29名护士参加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整建制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每一个报名者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其中一名护士虽然天天和父母视频通话,却瞒得严严实实,没有让父母发现自己人在武汉。

刚抵达武汉坐上大巴后,王静回忆说,她听到了轻轻的抽泣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未知的恐惧,但谁也没有后退。抵达当晚,大家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就把党旗、队旗挂在病区的墙壁上,临时党支部火线成立。在回答同济环保新材料公司党支部党员提问“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您”时,王静由衷地说:“我无数次在党旗下经过,还与几十名党员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言。每次看见这面旗帜,就会有油然而生的信心和决心!”

48天奋战,直至病区关舱,杨浦医院援鄂医疗队累计救治患者59人,其专业、精细的医护工作也使C3成为标杆病区。党课中,于德华讲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50名队员结束隔离观察坐大巴返回杨浦,有人轻声哼起《我和我的祖国》,马上就有人跟唱,最后,汇成一首全车大合唱。于德华被感动了,他说:“这就是萦绕在队员心中,让他们克服困难、承担使命的力量,‘我和我的祖国’是他们对祖国想说的话,也是他们践行医师职业精神的最好表达!”

在回答提问“最感动你的是什么”时,王静说,最感动的是看见病人担心传染给她们,挥手示意她们离开。那一刻,她又心酸又心疼。“最冒险的事是什么?”王静说,在为一个弥留之际的患者清创时,为了尽量看清伤口不造成破损,她脱掉了护目镜。大家都劝阻她,但她坚持要为患者保留住这份生命的尊严。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