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滇南元阳印象 傣族姑娘(水彩画) 如玻璃入海再出海 “云在青天水在瓶” 带苦味的花香 孟莉英录制《寒夜情思》 上海人最爱“猪三宝”
第18版:夜光杯 2020-06-11

孟莉英录制《寒夜情思》

陈敬标

夜色深沉,钟声敲响,江流激荡。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伫立窗前,她俯视着窗外,夜不能寐。她牵挂着驰援武汉的当医生的孙女,无限思念化成了深情道白:“已经是深夜了,不知在武汉医疗救援的孙女可安好……”

这是近日荣获“2019年度上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录制的抗疫视频《寒夜情思》中的开始场景。

新冠疫情发生后,孟莉英和大家一样,宅在家里,看看电视,哼哼曲调,走走台步。有一天,孟莉英在电视里看到一位艺人用说唱形式宣传白衣天使驰援武汉抗击疫情,这拨动了她的心弦,她想:我是个专业演员,也有责任发挥自己特长,为人民鼓舞斗志。

孟莉英拨通了“笑口常开艺术团”团长张履贵的电话:“张团长,现在白衣战士冲在第一线,舍生忘死抗击疫情,我要为他们献支曲子”。

张履贵非常敬佩这位老艺术家,她参加“笑口常开艺术团”十五年了,每次公益演出,总是风雨无阻,准时到达演出现场,把完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张履贵和团里的编剧徐开麟取得联系,根据孟莉英的想法,写成了越剧唱词《寒夜情思》。由于疫情,不可能调动人马重新谱曲,孟莉英决定套用古装越剧《孟丽君》中自己饰演的丫鬟荣兰的一段唱腔来演绎唱词。虽然是旧曲调,孟莉英也仔细揣摩人物心境,一句句哼唱、推敲,一遍遍试听、纠偏。曲调选好,孟莉英向社区居委会求援。居委会王主任和龚干事来到孟莉英家,用手机拍摄了《寒夜情思》的首秀视频。

新鲜出炉的视频由张履贵上传到网络,播放后好评不断。但孟莉英精益求精,她打电话给张履贵说:“这支抗疫曲子我没唱好,不够理想。”她告诉张履贵,她要回趟“娘家”——上海越剧院寻求帮助。接着,孟莉英给越剧院党总支书记孙雅艳打电话说了自己的心愿。孙雅艳说:“非常欢迎孟老师回娘家!您的事就是我们越剧院的事。”孙雅艳派人接孟莉英到上海越剧院的录音棚录制视频。

孟莉英走进上海越剧院的录音棚,剧院的技术人员早早等候在此,准备为他们心目中不老女神录制视频。一切准备就绪,孟莉英酝酿好了情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示意开始。一刹那,一位白发苍苍的慈祥老奶奶站在了大家面前:老人家眼含热泪,深情地呼唤正在抗疫战场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决战的心头肉孙女;她再次想起孙女深明大义、写下战书、按上鲜红手印的情景,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孙女而自豪,盼望孙女早日凯旋……

轻重缓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入耳入心。没想到,一曲录成,录音棚外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原来,孟莉英来越剧院录制视频的消息传了出去,不少留守在校的学员闻讯赶了过来,一睹当年被周恩来总理称作“小紫鹃”的孟莉英的风采,那发自内心的掌声,表达了年轻一代越剧新人对87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的由衷敬佩。

有几位记者前来采访孟莉英,他们不约而同地问:“孟老师,您的亲孙女真的在抗疫前线吗?”孟莉英回答道:“不是,不过,这个创作出来的孙女是千千万万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的代表,他们何尝不是我的亲孙子、亲孙女啊!他们的家国情怀时时刻刻感动着我、日日夜夜让我牵肠挂肚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