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牡丹花  (彩色钢笔画) “限时停车位” 横敲鸡蛋悟“知行” 乡下自行车 种种忌讳在林场 上海保姆 站着读报的日子
第19版:夜光杯 2020-06-24

乡下自行车

杨 琦

每当看见马路边红红绿绿的共享单车,我总会想起那辆比金子还闪光的乡下自行车。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读完高小就要上初中,可是中学在堡子店的镇上,离家15里路,来来去去走太累了,需要自行车。可那时候农村的一辆自行车是儿女结婚时才置买的“豪华大件”,我家那么穷,谈何容易?爸爸早已牺牲,奶奶上了年纪,全靠妈妈用一个女人的肩膀支撑着。除了土里刨食,家里什么经济来源都没。妈妈突然想到家里的那头老母猪,经过半年精心饲养已经怀崽:希望它多生几个小猪呀。没过几天,母猪果然生了一窝小猪,有六只!妈妈把六只小猪和几十只鸡蛋带到集市上统统卖掉,把钱凑在一起,买了一辆二手的飞鸽牌自行车。

从此,我骑着这辆自行车每天来来回回,整整三年,星期天还带着妈妈到镇上赶集。

考入县城一中后,离家更远了,我只能住读。妈妈说:“儿子,这辆自行车不能让它闲下来,我要学会骑车,以后我外出也方便。”我大惊:“您年纪大了,摔坏了怎么办?”妈妈一脸疑惑:“你小瞧你妈呀?不出五天,我保准学会它。”

第二天,我推着自行车和妈妈一起来到打谷场,我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扶着妈妈骑上车座。没想到她一骑上去就猛蹬,车子噌一下冲出去,吓得我还没有回过神来,车子已经躺在20米开外。我急忙上前搀她:“妈,这样太危险了。”她说:“人是活的,车是死的,它摔我?没门!”

果然,她在打谷场练车五天,就能歪歪扭扭上路了。

有一天下课,我正想去自习,突然看见妈妈笑眯眯地站在教学楼旁。我惊喜:“妈,您怎么来了?您骑了40多里地来的呀!”她拍了拍车架上的好吃东西和后架上缝补好的衣服,说:“我怕你吃不好,穿不暖着凉。”说罢,她把东西交给我,跨上了自行车走了。哦,又要骑40多里地呀!

从此,自行车成了我和妈妈的“马”:每个周六,我妈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接我,我载着妈妈回家。每个周日下午,我载着妈妈去学校,我妈再骑着自行车回家。我们娘俩行驶在乡间小道,心里不知道有多温暖。

我要参军去了,戴上大红花,坐上村里送行的马车,往县城北关招待所而去。突然,透过马车卷起的尘土,我看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紧紧跟着。治保主任说:“这不是你妈吗?”

我跳下马车,紧紧抱住来送行的妈妈,泪水夺眶而出。妈妈其实对我参军是有保留的,爸爸在辽沈战役中牺牲了,我是烈士遗孤啊!我想安慰妈妈几句,没想到她说:当初打辽沈战役时,不是我和你奶奶把你爸送去战场的吗?

我流着泪说:您年纪大了,不要再骑车了。妈妈用手指戳我的脑门:“傻孩子,我不骑车怎么办?到时候我要外出,难道叫你从部队回来做我的两条腿呀?”

我参军后,听说妈妈经常骑着自行车到12里外的镇邮局打听有没有杨琦寄来的信。邮局的人说:“这老太太真不知道累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