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连跑几家医院,专看“隐秘的角落” “90后”白领辞职去大山支教 人工智能技术正追赶着人类想象
第3版:要闻 2020-07-04

连跑几家医院,专看“隐秘的角落”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现场查看医院垃圾分类工作

2020年上海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正在进行。恰逢上海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前天,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现场查看医院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记者跟随政协组前往眼耳鼻喉科医院、曙光西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探访。

身居“螺蛳壳”,却要花式“做道场”

记者探访的三家医院都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小,人员流动性较大,这成为院方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即使身居“螺蛳壳”,也要花式“做道场”。推行垃圾分类,三家医院因地制宜、各有妙招。

“这层楼归我负责,一天下来要转多少遍,我都数不清了。”在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大厅,胡师傅身着浅蓝色马甲,一手持垃圾钳,一手拎着两个垃圾袋,在几处投放点附近来回转悠。像他这样的专职巡视员,汾阳院区共配备了十名,他们负责及时提醒患者与家属,并确保垃圾分类正确、环境整洁。在医院病区,垃圾袋还可“溯源”:每个垃圾袋上都会贴上标签,例如“6WF”所代表的就是六病区,如果初次垃圾分拣率较低,即可及时反馈。

医院的外地来沪患者占了较大比例,他们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或者不明白上海的分类规则;因为急于看病,关注重点也往往不在这一方面。针对这类情况,曙光西院加强宣传力度,在门诊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投放宣传图示,“四分类”垃圾桶也直接设在收费窗口旁,一目了然。

市一医院则在细节之处下了不少功夫:检验窗口有“棉球丢弃处”;病区入口有“废弃口罩消毒回收柜”;每一间病房的厕所门背后,贴上温馨告示……这些细节构成了院区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既有“小心思”,也有“大手笔”,前两年,市一医院出资自建了一个干垃圾压缩机。“医院每天产生约120桶干垃圾。原本,环卫人员一天要来清运3次,有了压缩机后,每天只需要清运1次。”医院后勤保障处施慧介绍。

下阶段,医院垃圾分类怎么做?

本次“走进医院看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昨天下午,医院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举行,部分区卫健委、市级医院代表交流医院垃圾分类经验做法,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市人大代表陶依嘉调研过许多地方,也“翻”过不少垃圾桶。“刚开始垃圾分类的时候,大家都搞不懂,社区里阿姨伯伯反应最大;结果一年过去了,现在他们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力军。”这一年来,上海人的意识不断提高,这让她感触良多。

“各有所长、各有千秋,百花齐放、成效显著。”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凤懋伦用这十六字形容当天上午的医院之行,“医院的人员流动性太大,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可以想象背后的工作要细致到怎样的地步。”

针对下一阶段的垃圾分类管理,凤懋伦提出,技术支撑可能是重要着力点。“例如,针对垃圾堆放空间不足的问题,是否可以建设干垃圾压缩站?尽管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将节省不少社会成本。又比如,医院的湿垃圾处理量不是很大,有的一天只有三五桶,能否尝试就地处置装置?这样一方面减少环卫部门的成本,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研发湿垃圾处理技术的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陈玲认为,上海垃圾分类取得明显成效,沪上医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不止于节能环保。“医院是城市的重要窗口之一。如果能让外地来沪的患者或家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将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