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传呼站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上海电信博物馆
现在,走在申城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用智能手机刷朋友圈、看微信,任意切换文字、语音和视频通信,这,在4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从书信、电报到固定电话,从BP机、移动电话大哥大再到智能手机,通信条件的改善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巨变。
发电报惜字如金
在靠写信联络的时候,要想快速传递信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寄一封信去外地,要几天甚至十多天,对方才能收到。那遇到急事怎么办?可以发电报。
“这里是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建筑本身就是上海电信业百年最佳见证。”上海电信博物馆首席讲解员叶萌华说,“在我们收藏的电报纸上,无论哪个年代,字数都很少,大多只有两个字‘速回’或者‘速归’。因为当年发电报按字计价。新中国成立之初,电报发一个字的价格,相当于16斤大米或30个鸡蛋!”
如果说发电报对许多80后来说还十分陌生的话,那么提起“大哥大”,不少人还能回想起那块“大砖头”,在上海电信博物馆,有各代移动电话实物。叶萌华指着20世纪90年代的手持式移动电话说:“当时移动电话只有一个型号,就是摩托罗拉8500型。体积大、分量重(776克),包括购机费、初装费、入网费和开户费要21800元。那时大米1角7分1斤,一部手机可换15万斤大米。”
电话亭不断创新
在上海电信博物馆中,有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传呼电话亭模拟场景,让不少游客驻足,回忆起从前的时光。
“1952年12月1日,上海电话公司刊登公告,上海全面开办公用电话传呼业务。从这天起‘家家户户,皆可传呼’,电话也转向主要为百姓服务。”叶萌华说,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电话亭几乎成为“标配”,“与此同时,市民打长途电话也方便了。在外地打到上海的传呼电话,由上海长途台话务员通知传呼站,传呼站阿姨爷叔再叫来受话人接听。”
改革开放后,上海公用电话得到巨大发展,话机种类从普通电话到投币电话、磁卡电话、IC卡公用电话。上世纪80年代,有机玻璃材质电话亭开始在上海街头出现。如今上海的电话亭还在不断创新:2003年初,上海电信在街头设立信息公话亭,可以打电话也可以查信息。今年,上海街头的许多公用电话亭变身5G微基站,助力实现上海市区5G信号“无缝”覆盖。
新时代万物互联
在固定电话还未普及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寻呼机的增长速度令人惊叹。每逢过年,特别是除夕夜23点以后,是迎新年黄金一小时,人们都通过寻呼短信拜年。
“1983年,上海在南京东路七重天宾馆设无线寻呼中心,配置音响传呼机(无显示屏)100只供用户选购入网。同年免费提供给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试用,有用户30余户,服务半径25公里,在我们博物馆中,就有上海最早使用的无线寻呼机。”叶萌华说,“1990年开始的中文寻呼把寻呼业务推向新的高潮。BP机不仅见证了通信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智能手机横空出世,代表通信业从见字如面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在中国,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仅用10年时间就发展用户近2.8亿,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经营网络,而第四代移动通信以WLAN技术为重点,更是实现了图片、视频高清高速传输,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通信体验。
去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5G商用。这意味着普通用户也能真真切切感受5G速度。展望未来,随着5G蓬勃发展,将诞生更多新的应用场景,赋能经济发展与美好生活。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