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丰收 邂逅山水古窑 露脐装 在制作美食中释怀一切 沈嘉禄与《上海老味道》 上海兵
第17版:夜光杯 2020-08-03

邂逅山水古窑

林筱瑾

前方苍南是浙南最后一县城。现场百度,一眼相中碗窑古村落。路程不远,最后几公里山路颇颠簸,风尘仆仆地抵达时,隔岸相望眼神一亮:像一片不食人间烟火的山寨,瓦厝古建依山傍水,35栋民居保持着一正房两厢房或单厢房兼庭院的建筑形制,自明末清初至今。转弯处一大户人家的两层古厝位于山中风水宝地俯瞰着玉龙湖,楼庭已辟为陶瓷书画小馆。山泉傍木制水车清唱,一行人拾级而上抵半山一方平缓处,有古戏台和三官殿相对而立。山间戏台居高临下本已飒爽,其藻井上还细绘52幅清代全本《白蛇传》连环壁画,那三官殿顶柱和斗拱上也依稀辨得图案,螺旋形伞状藻井更是工艺奇巧。古村史上人口曾达7800余,50姓氏,柴烧龙窑18条之多。“虚窗熟睡谁惊扰,野碓无人夜自舂”,窑作中碗、盘、瓶、杯、盏、香炉及文房四宝之笔架、笔枕、滴水倒头瓶、印泥盒无所不有。盖粗瓷具民间特性,较景德镇等官窑精瓷,市场更为广阔。山中保存完好一阶梯窑,窑室、窑床、窑门、窑墙、和烟囱及测火、导流孔沿台级排列,似灰色伏龙再现。自下而上以木燃之、逐级煅烧,何等傲人之山林景观!

村旁可观三折瀑,长不到一公里,总落差却达150米。三级连瀑“一潭养一潭,潭潭盛碧翠”。得天独厚于地处矿脉,碗窑人攫取高岭土挑送泥寮库,置水碓舂土研细、淘洗沉沙后取泥浆晾晒。瓷土经泥板翻掏至适宜湿度,由手工提拉制坯晾至八成干,修坯成形完毕画花上色,并刮除碗脚釉料以易置放,待验收分级、捆扎打包后放排外运。十六道工序以手工制碗和手绘碗花为最难,制品遍布长江南北与台湾,并经台流传东南亚。

水为村之血脉,其引水布局堪称碗窑特色。先人凿水圳将瀑布引入生活之用,又将之化作水碓运转的动力。数百年间,全村木构筑和18间窑的火力不断却未有重大火患,水渠水圳功不可没。无论寒冬或三伏,一伺火情出现,全村百姓汲水救助。遥想当年,窑火彻夜通明,商铺毗邻,商贾云集,戏鼓不息。这方水、火、木、土的道场,在选址、布局、构造、装饰、制陶上均精尖一流。是一部研究浙南乡土人文的活教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