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3个月的集中研讨和打磨,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在昨今两天迎来中期考核,6部入围第一轮孵化的原创音乐剧作品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进行线下剧本朗读会。延续上一届的呈现方式,本次朗读会邀请了30余位音乐剧演员和学生演员试演试唱,也诚邀热爱音乐剧的观众共同见证这6部作品的全新呈现。
三月 作品经历了重塑
6部原创音乐剧作品5月成功入围第一轮孵化,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剧本编写和音乐选段的创作。朗读会首日进行《我听到了》《电台的最后一夜》《南墙计划》的音乐与剧情展示;第二天则展现《无法访问》《你在哪里》《两个人的城》,以及2019年度孵化作品《南唐后主》的完整故事。
对于大多数孵化作品主创而言,这次朗读会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从文本转化为真实的演绎。与初选时略显粗粝的投稿相比,“这一轮,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创作上,把最初的底稿彻底打碎,重新来过。”导师胡晓庆惊讶于年轻主创的认真态度,鼓励团队以创作为核心,捧出好作品。
一年 人才剧目共成长
作为“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重要活动板块,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刚进入第二年已成果显著。本次中期剧本朗读会的现场,“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作品《南唐后主》公布了市场认标结果,优秀青年制作人薛敏将以制作人身份带领作品进入以市场化为中心的创作阶段。
6部剧目里,《我听到了》《南墙计划》已经入围过去年的计划,最终未能成功孵化,今年以全新的面貌再度入选。《南墙计划》的编剧兼作词孙浩程说:“我就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是一个很叛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所以我撞了两回。”
听完六组主创的作品阐述,尤其是看到两组二度孵化的团队,评委陶辛感慨:“虽然孵化计划针对的是作品,但我们孵化的核心其实是人,为的是辅导音乐剧人才的成长。”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的发起人费元洪坦言,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不是一次成型的,每一个梦想者都在为了实现它们不断准备着。
两年 孵化作品进剧场
在费元洪看来,年轻的创作者往往缺少资源和人脉,而且可能对自身优劣势没有清晰的认识,仅靠自己往往无法成就一部音乐剧作品。不过,年轻人的青涩不是缺点,这些年轻人的创作梦想是接地气的,更是有力量的,音乐剧行业推陈出新,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本次剧本朗读会后,孵化评审将对入围作品从题材与内容、完成度、音乐风格、市场潜力4个维度进行判断,评选出进入下一阶段的作品进行二期开发,完成剧本和音乐的整合。12月,这些作品将以30至40分钟的时长,呈现工作坊版本的演出。
2019年完成认标的三部孵化作品《生死签》《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均计划在2021年进行作品首演。而今年顺利完成市场对接和版权交易的孵化作品则将有望在2022年走上剧场舞台,来到更多观众面前。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