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结合电影热映学四史忆往昔 申城扬尘污染治理实现智能化 广告
第7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0-08-26
100个固定监测点、20条公交线路、110辆出租车布下“天罗地网”

申城扬尘污染治理实现智能化

动态监测空气质量指标,及时预警扬尘污染“风吹草动”,自行抓拍图像、锁定目标供追踪溯源……近年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今年由运行3年的450个道路固定监测点升级为由100个固定监测点和20条公交线路、110辆出租车移动监测共同组成的道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标志着上海扬尘污染治理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时代。

“天罗地网”显现成效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道路扬尘监测组的值班员正在开展例行巡检。信息系统上忽然弹出一条报警信息,显示上海某路段扬尘浓度连续3天超过预警值,且超标时段都在21时至次日04时之间。值班员点开对话框,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报警点位的详细位置、超标时段分析图表及抓拍图像。

自2015年以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联合团队不断推进道路扬尘在线监测试点及应用工作,制定扬尘监测技术规范及标准,逐步建成扬尘监测的“天罗地网”,上海市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得以落实。上海市道路扬尘浓度从2015年的0.246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0.106毫克/立方米,降幅达到57%。

“软硬转变”力度加大

在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主界面上,一张上海地图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很多小点,中心城区较为密集,金山、崇明、奉贤等郊区较为分散。把地图放大,将鼠标移动到其中一个小点上,旁边的数据框内立即显示出这一点位的设备位置、实时监测数值、历史平均值等数据。

据介绍,每一个小点就是一个监测单元,系统上的数据就是由这些监测单元上的在线监测仪器实时传送回来的。系统自动对大量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一旦出现预警,将对扬尘污染“嫌疑犯”采集证据,以备后续监管和溯源应用。依托扬尘在线体系,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扬尘在线监测数据通报机制,每月对扬尘污染情况进行通报,遇重大保障活动时可加密到每日通报,并推进扬尘数据的执法应用,实现扬尘排放监管从督促推动“软手段”向超标处罚“硬措施”的根本性转变。

“动静结合”弥补盲区

切换到今年升级后的道路扬尘移动监测界面,画面上呈现各车辆的所处位置以及车辆行驶的道路轨迹。车辆5秒钟上传一次监测数据,供精准数据分析使用。

据介绍,利用出租车和公交车数量多、运行时间长、运行覆盖区域广的特点,实现对环境质量的移动监测,以弥补固定点监测的盲区。“动静结合”有力提高了环境空气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同时结合约3000个扬尘固定监测点数据,构建上海市扬尘智慧监测系统,为扬尘管控提供数据支撑。未来,上海将向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进一步增加车载设备的数量,全面实现道路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另一方面,将系统数据对接到“一网统管”平台,为更多的管理部门实现高效管理提供支持。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