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香港发现首例重复感染案例 昨新增确诊15例均为境外输入 上海昨新增4例均为境外输入 书法名家书写结婚证书 蚂蚁集团披露招股书有望成全球最大IPO 爱情邮局推出“云告白” 今年上海本地蟹量稳腿长个大
第9版:综合新闻 2020-08-26
受疫情洪水等影响全国大闸蟹量少价高?首席专家——

今年上海本地蟹量稳腿长个大

近期有研究报告显示,受疫情、水灾双重打压,今年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大闸蟹产量下降、优质蟹减少,预计总产量将是近年来最低,或跌入80万吨以内。情况真如报告中所说的吗?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告诉记者,全国总体产量的确下降了,但上海地区河蟹受影响不大,产量持平,个头普遍比去年大。

疫情梅雨洪水“三重打击”

“春季投放蟹苗是养蟹的关键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量。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蟹苗无法运往湖北,这就导致了放养量不足。”王成辉表示。其次,长江、太湖流域前不久出现大面积洪水,造成了养殖蟹被冲走或死亡。

“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是长达40多天的梅雨季。”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友成说,业界有“养蟹先养草”的说法,长时间的梅雨意味着光照不足,对水草的生长、发育不利,“从养殖经验来看,水草的光合作用减少后,水塘中的氧气减少,带来河蟹蜕壳翻倍率的降低,甚至是存活率的降低。”

今年外地河蟹产量低还因为受到“水瘪子”病的影响。所谓“水瘪子”病,是指大闸蟹肝胰腺坏死病,易导致大闸蟹死亡。“2015年‘水瘪子’病在江苏兴化地区尤为严重,有的水塘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今年又‘卷土重来’了。”王友成说。不过,上海地区养殖的河蟹几乎未受到“水瘪子”病的侵袭。

价格差拉大上市时间提前

“初步估计,今年全国总体产量是有所下降的。优质蟹的价格会上涨得较多,与品质稍差些的河蟹价格差会比较明显。”王成辉说,但“优质蟹价格涨幅是多少还不好说,这由市场来决定”。

据了解,螃蟹从放苗到出塘捕获的整个养殖周期一般会蜕壳五次,大部分长江水系母蟹要到8月末才完成最后一次蜕壳,大部分公蟹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时间是8月下旬至9月中旬,蜕完最后一次壳后,通常还需育肥20天到1个月。“我们发现,今年河蟹整体成熟期提前了,尤其是母蟹。以往螃蟹在第三次至第五次蜕壳会有明显的间隔,但今年蜕壳周期不明显,具体原因还在分析中。”不过,由此带来的好消息是,今年市民有望更早品尝到大闸蟹。王成辉估计,9月中下旬就会有大量河蟹上市。

“上海牌”河蟹“大长腿”很多

王成辉介绍,今年上海地区河蟹养殖的面积与去年相比基本稳定,产量也基本持平,规格还会稳中有升。“上海地区养殖河蟹讲究品质,绝大部分养蟹单位采用优质蟹种,养殖密度适宜,水质优良。”就目前情况来看,“上海牌”大闸蟹规格普遍比去年大。

“我们用的蟹苗是上海海洋大学团队花10多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上海塘之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鸥介绍,“江海21”曾创国内水产品种转让最高价,该品种不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等特点,还具有步足长、颜值高等特征,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誉。“我们养殖的大闸蟹要比去年来得大。”吴海鸥兴奋地说,“今年5、6两的螃蟹很多,6两以上的螃蟹有望达到总产量的10%以上。”

王友成也表示,其合作社养殖的河蟹前几次蜕壳翻倍率情况不错,如果一切顺利,目前在经历最后一次蜕壳的“蟹将军”规格应是可观的。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