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医院的朱嘉鹛(左)和中山医院的秦琦(右)是卫校同学,也是好闺蜜。两人都在武汉一线驻守了四五十天,回上海后在抗疫展览现场意外重逢本报记者徐程摄
1月24日除夕夜,13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批医疗队紧急驰援,拉开了上海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序幕。时隔7个月后,凯旋的医疗队员们早已脱下防护服回归正常工作生活,当他们再次看到当时的战斗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触?今天上午9时,“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观众,中山医院与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在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中,寻找着自己的身影,在欢笑与泪水中,追忆那段终身难忘的日子。
上午9时,两家医院的医疗队员们来到展览现场观展,时不时能发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照片、视频中,并纷纷与自己的影像同框合照留念。时隔7个月,当时紧张悲壮的神情已经被轻松开怀的笑容所替代,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
刘凯是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3月5日,一张他推病人看太阳的照片刷屏网络。在照片中,他身穿防护服推着年迈的病人来到户外,两人指着天空中的太阳交流着,此景被同事抓拍后发到朋友圈,让无数人湿了眼眶。回忆起拍摄这张照片时的情景,刘凯告诉记者,因为那时武汉天气不太好,加上他们一直在病房工作,已经一个月没怎么见过太阳了。那天正好推着一位87岁的重症病人经过室外,两人看到太阳非常高兴,旁边的同事就用一个旧手机随便抓拍了几张,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刘凯告诉记者,开始他并没有觉得这张照片有什么特别,直到一位武汉的朋友告诉他原因:“我们之前看到的抗疫照片都是黑白的,只有在这张里看到了阳光,心里一下子温暖了起来。”刘凯说,很高兴自己的这张照片能在疫情最紧迫的时刻,给大家送去一些阳光与温暖,如今我们已经能够自由地沐浴在阳光下正常生活,回头再看这张照片,更让人感到现在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在另一张医疗队员在机场合影的照片前,东方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李昕找到了照片中的自己,一群人中就她闭着眼睛,肯定是没拍好。但即便这样,她还是在照片前驻足许久,眼中泛着泪光。李昕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奶奶都是医务工作者,奶奶更是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小她就深知医生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在报名援鄂医疗队后,她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老师,当时是带着牺牲的准备踏上征程,如今虽然凯旋,但一看到照片,熟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那种奋不顾身、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精神至今仍令她心潮澎湃。
展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新民晚报绘制的巨幅抗疫群像。因为有你,城市有光;因为有你,山河无恙。医疗队员们选择在这里脱下口罩合影留念,正是因为7个月前义无反顾的逆行与舍身忘死的战斗,此时的笑容才能这般畅快自豪。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