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用精细管理疏解“开学焦虑” 迎新生  学校推“家访礼仪”  消疑虑  “小老师”改换称呼 如何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备口罩勤洗手,远离秋冬传染病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08-28

如何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三位名师将在本周日外滩教育论坛师德师风专场展开探讨

本报讯(记者 陆梓华)在学生心目中,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又是怎样一种信念,激励着老师扎根杏坛、坚守讲台?在202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和新民晚报社将联手举行外滩教育论坛师德师风专场,围绕“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参与本场论坛的嘉宾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山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领队,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获得者朱畴文;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奉贤区青溪中学副校长包蓓姹。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现场点评。

朱畴文 专业领域为临床医学(内科消化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科研与教育。今年,他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援鄂第五批医疗队领队),参与武汉抗疫工作。他每年任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循证医学》《传染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等课程的部分课时,即便身处抗疫前线,也不卸教学重任。他乐于和学生交流,深受学生爱戴与信赖,荣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山医院理论课授课优秀教师”等多个教学荣誉和奖项。他始终坚信,医学教育,三分授医理,七分授医德,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传递“医学就是要关心人”的观念。

吴蓉瑾 上海市特级校长,在家长眼中,她是手机24小时开机的“秒回校长”,是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的“铁人校长”;在孩子们眼中,她是温暖的“云朵校长”,每天清晨站在校门前迎接大家的到来。她开发了上百节情感教育课程,从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到引导积极情感,再到培养人格,完成了百余篇案例及2本研究专著,获评中央教科所颁发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作为国家教育部信息化资源库专家,她多次到全国、贫困省、县开设讲座,培训教师,担任校长工作坊主持,为万名校长提供在线学习。

包蓓姹 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加入上海第一批“三支一扶”队伍,到距离市中心2小时车程的奉贤区支教,根据学校需求,教过英语、数学、历史、生物等学科。孩子们质朴的情感和同事们忘我的付出,让她萌生了扎根农村教育的念头,并坚守至今。2013年,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她离开了已经完全适应的老学校,加入新开办的青溪中学,成为“拓荒者”的一员。无论在哪里,担任什么职务,她始终行走在教学一线,向孩子们传达着“努力学习,快乐生活”的理念。

本场论坛将于8月30日19:30-20:30举行,届时,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东方网、澎湃和新民网将联合直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