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科尔图诺夫与团旗合影,按照苏军条令条例,这是给予军人的重大荣誉
1941年7月,团长拉普绍夫(站立者)进行战前动员
苏军强渡波兰维斯瓦河
机械化战争时代,团是最常见的战术单位,而团长就是整个团的灵魂,往往决定着所属团的战斗力,因此军中有“能当团长的人,什么官都能当”之说。二战期间,苏联红军累计损失3659名团长,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至今为人传颂。
天生的人民英雄
阿法纳西·拉普绍夫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曾获得沙皇颁发的三枚格奥尔基十字勋章,后来他参加红军,逐步成为团长。1941年7月,拉普绍夫指挥的第109琼加尔团坚守在普鲁特河右岸,抵抗德军和罗马尼亚仆从军,他们的奋勇抗击为主力有序撤退创造条件。几天后,苏军第74师因侧翼暴露而匆忙撤离德涅斯特河之际,拉普绍夫却率团逆向渡河,趁夜奇袭罗马尼亚第13师指挥所,对方顿时“放了鸭子”,几千人一哄而散,直到德军督战队拿机枪扫射才止住。当拉普绍夫把活捉的两名罗马尼亚士兵带回来后,南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亲自为他申请“苏联英雄”称号,称赞这位团长“不知道什么叫失败,是个天生的人民英雄”。
1942年3月27日,拉普绍夫升任沃尔霍夫方面军第259师师长,最后官至近卫第16步兵军军长,但任务也一次比一次困难。1943年7月14日,苏军在梅登采夫击毁德军十辆虎式坦克,拉普绍夫军长想瞧瞧这些德国“秘密武器”长啥样,未曾想残留的德国兵从树丛里蹿出来偷袭,他与副官不幸身亡。如今,在卡卢加州乌里扬诺沃村,矗立着拉普绍夫的纪念碑,下面还安葬着他的西班牙籍妻子米拉格罗斯·埃雷拉·费尔南德斯·拉普绍娃,她在1994年1月7日去世前留下遗嘱:“永远要和丈夫在一起。”
军校学员也不简单
1941年德国入侵时,苏军刚进行大扩编,多数团长不是像拉普绍夫这样的老指挥员,而是半路出家的新手,他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伊万·科列斯尼科夫毕业于第比利斯军政学校,开战时只是第20集团军独立第35旅的政委,做政工是把好手,干军事则是“急就章”。1944年,因前线军事干部损失太大,科列斯尼科夫被派去当近卫第37团团长,强渡第聂伯河战役中,他率部死守河西岸登陆场,顶住德军近乎疯狂的反扑,坚持到主力渡河,为此他成为“苏联英雄”。上世纪60年代,科列斯尼科夫还当上莫斯科卫戍区司令。
1941年8月,步兵学校学员尼古拉·巴拉诺夫被抽调到前线。1944年,他当上第1372团团长,当年5月7日率团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的萨蓬山。苏联元帅彼得·科舍沃伊回忆:“战斗中,巴拉诺夫指挥很巧妙,他所处位置能清楚看到团属分队行动。为了鼓舞战士,他随时出现在战场上……当发现德军忙于防守正面时,他把突击分队集中起来,亲任队长,从敌人左翼迂回,一下子楔入敌后,迫使德国鬼子弃械而逃。”之后,巴拉诺夫继续扩大战果,不让德军有喘息之机。此战,他的团缴获11辆汽车和25门火炮,巴拉诺夫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只剩42把刺刀也要拼
苏军著名团长里,居然还有科学家。1941年6月23日,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专家阿列克谢·科尔图诺夫主动到兵役局要求当兵,因为没有军事经验,他被送到军事工程进修班集训,次年才分配到第134步兵师当工程主任。1942年9月,该师第629团遭重创,团长牺牲,师长多布罗沃尔斯基让科尔图诺夫去收拢人员,恢复阵地,一直顶到新团长来。没想到,科尔图诺夫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临时任务,于是师长干脆任命他当团长。
1944年6月,第629团参加波兰维斯瓦河登陆场争夺战,面对穷凶极恶的纳粹武装党卫队,战士们几乎打光了弹药,只能用石头和刺刀回击,嚣张的敌人也不再弯着腰,而是挺直身子冲锋。关键时刻,科尔图诺夫操起电台,用明语呼喊纵深炮兵:“用‘喀秋莎’(火箭炮)覆盖我们!向我开炮!”终于,德军未能消灭第629团,苏军主力得以在夜间顺利渡过维斯瓦河。与主力会师时,科尔图诺夫以下官兵只剩下42把刺刀!科尔图诺夫一直率团打到德国柏林,而该团团旗至今保存在俄联邦武装力量中央博物馆,上面密布着126个弹孔。
战后,科尔图诺夫转业到地方,当上天然气工业部长,靠着科学知识,在西伯利亚发现巨大气田,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财富。
常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