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追寻大师们的“教书匠”精神 要家园美还要村民腰包鼓 100岁,还是要活得漂亮!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09-11
黄浦区这家“托老所”迭代升级,方便老人“原居安老”

100岁,还是要活得漂亮!

经过改造的“托老所”清爽敞亮、服务周到,老人们脸上写满了笑意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首席记者 姚丽萍

95岁的沈默,漂亮老太,雪白小卷发,金丝边眼镜,瘦,神采奕奕。每天早上,沈默独自花一小时,步行加公交,从家里直奔托老所。

托老所,大名叫“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为老服务中心”,今年刚刚经历了适老化改造,日托、助餐、喘息服务……“原居安老”服务一应俱全。这让沈默老太太对一件事更有信心——100岁的时候,还是要活得漂亮!

一人餐13元实惠又可口

一进为老服务中心,大门边就是一个触摸式点餐屏,手指滑动,一周菜谱活色生香。

“我呀,早饭在家里,午饭天天这里见,不重样!”沈默说,这个聪明的点餐屏是今年新来的,老人们都觉得新鲜,没事就来划拉划拉——菜肉饭,小锅菜,虫草汤……很可口,价格也便宜,一人套餐只要13元。

今年复工复产后,为老服务中心抓紧时间完成适老化改造,重新开张。沈默老太太路上花个把小时也要来日托,为啥乐此不疲?“吃得好,玩得好,用得好!”沈默说,一走进改造后的为老服务中心,餐厅、活动区、会客厅、午休间……哪里看着都清清爽爽,敞敞亮亮。吃好午饭,午休间里,一排按摩椅等着,躺上去,好舒服!沈默老太太特别要谢谢几位护理员,每次午休她们都要帮老人们调整好按摩椅,老人们睡一觉,安安稳稳。

的确,走进为老服务中心,看看老人们省心、放心、开心的模样,就知道,改造目标实现了。

阶梯式服务更有归属感

5年前,从法国留学回来,放弃外贸工作,选择社区养老事业,五里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阮捷说,自己的选择有意义有意思——因为,这是一份朝阳产业,能让老人们切实感受体面养老品质生活。

事实上,为老服务中心不只服务沈默这些“报到老人”。改造后,中心里多了间特别的助老浴室,还有一个辅具租赁展示平台。那间浴室里,有一套定制的淋浴设备,专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坐在椅子上就能安全淋浴。住在中心周边的老人,如有需要,就可以预约淋浴。至于辅具租赁展示,也很受居民欢迎,比如,有张床,专为卧床老人特制,灵活好用,帮老人上床、翻身、起床,很省力。

“中心不仅是日托所、助餐点,更能为周边居家老人提供阶梯式为老服务,方便社区老人‘原居安老’。”阮捷说。

阶梯式为老服务,什么模样?就是,老人做不动饭了,中心有助餐;洗不动澡了,中心有助浴;需要让照料老人的家人们休息一下放个短假,中心有喘息服务……老人到什么阶段,就有什么样的专业为老服务,家门口的“原居安老”就是要让老人们有安全感、归属感。

人瑞当标杆乐活每一天

100岁,是沈默的人生小目标之一。这个小目标,沈默有信心,因为,眼前就有位天天见的人瑞——今年整整100岁的张淑芳。

在为老服务中心,大家数数年龄,80岁才起步,90岁一大片,100岁嘛,张淑芳就是标杆。每天9时,这群“80后”“90后”“00后”的日托生活是从一套手指操开始的。“手心拍拍,手背拍拍……天天做做手指操,头脑不糊涂!”沈默一边做操,一边看看身边的张淑芳老太太。别看两位年龄大,手指动作可是一点也不慢,这套手指保健操,是中心改造重新开张后,沈默学到的新本事。

要问在日托所都学会了啥?沈默会说,活到老学到老,100岁,还是要活得漂亮!

相关链接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1979年)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9年末,上海市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已达518.12万人,占其户籍总人口的35.2%。

养老服务,是上海需要着力破解的突出民生难题。今年,上海将继续对接需求,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持续扩大有效供给。今年,上海持续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医养结合,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家、助餐场所200个、养老床位700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0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