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追寻大师们的“教书匠”精神 要家园美还要村民腰包鼓 100岁,还是要活得漂亮!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09-11

要家园美还要村民腰包鼓

——记上海市人大代表张小弟

张小弟近影 首席记者 刘歆 实习生 姚舒鹏 摄

扫码看代表如何为村民谋福利

青浦区朱家角古镇附近有个名叫万隆村的村庄。过去,通往村子的峰甸路两边杂草丛生;村里的河道上漂浮着各种垃圾,不时飘出臭味;不少村民宅前屋后堆放着无用的杂物和垃圾,影响美观。如今,峰甸路铺上了平整的沥青,两旁种上了高挺的树木;马家埭河恢复清澈;村民房屋旁的小花坛里绽放着五色小花……“我们真是选了一个好代表!”村民乐呵呵地说道,他们口中的“好代表”说的就是上海市人大代表、青浦区朱家角镇万隆村党总支书记张小弟。

“我首先考虑的是农村的发展与百姓的诉求。”张小弟表示,现在万隆村正着手打造和谐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张小弟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一”和“一个片”。“三个一”指的是,打造环绕万隆全村的峰甸路为“党员整洁示范一条路”,打造曹家埭自然村为“垃圾分类示范一条埭”,打造马家埭河为“妇女美丽示范一条河”。“一个片”指的是,打造万隆村11组和15组为“自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要让村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样一来大家也会更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张小弟说。

前不久,张小弟还带领大家给村子做了一次“大扫除”,将原本堆在屋前的砖头瓦片重新废物利用,砌成小菜园的围墙,既解决了乱堆放的问题,还节约了一大笔成本。

村子变美了,村民的就业和养老问题又成了张小弟关心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万隆村正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逐步探索“种养一体化+合作社”的模式,努力培育新型农民。目前,村内已有百来位村民投身“水稻+小龙虾”共养产业发展中。“原本一亩地的年收入在500元左右,现在一亩地能达到7000元左右,村民的收入大大提升。”张小弟介绍,这种新模式不仅促进了村民稳定增收,也解决了原先村庄散乱种植、形不成规模效应、竞争力低下的状况。前几天,村里的上海万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到了收割的时节。家庭农场主张继发笑着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上百万元。”

近些年,这位扎根基层的“农民代表”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关于建议市政府实施新一轮郊区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推进上海郊区乡村振兴的建议》等多个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代表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采纳。

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注入源头活水,让传统乡村焕发勃勃生机。在张小弟看来,乡村振兴重在思想振兴。“我想把在城市里学习到的好的生活理念带回村子里,带领村民一起享受青山绿水下的生态红利。”张小弟说。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