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古人的揉腹养生法 金秋季节“鲫鱼美” 九九老人乐养年 小事不计较  生活乐陶陶
第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2020-10-02

小事不计较 生活乐陶陶

□朱亚夫

我国明代格言集《菜根谭》中讲: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在小事上不会太计较;只有愚蠢的人,在小事上较真。也就是说欲为大树,莫为草争;欲为大厦,莫为瓦争。小事不计较,生活乐陶陶,不斤斤计较于芝麻绿豆的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得到高寿。

“小事不计较,生活乐陶陶。”这句话既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也闪烁着养生长寿的光芒。许多百岁寿星信奉这一养生格言。闵行区有位百岁寿星卫权,别看他叫卫权,其实他为人坦然、随和,凡事想得开,对别人的粗言相骂不是恶言相对,而是不理不睬。他说:为一句粗语计较半天,这日子还怎么过?曾是黄浦区第一男寿星周保根先生早年经历坎坷,虽身处逆境,但他泰然处之,只身在外,至八旬始回家乡,百岁后住进新房,他的养生之道就是“小事不计较,生活乐陶陶”。我国历史上也不乏这种“小事不计较”,而成就大事,获到高寿的人。北宋初年宰相吕端,在大局、大节问题上毫不糊涂,但对自身名利,淡然处之,有人说吕端“糊涂”,但宋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故以后获得“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誉,他最后也以高寿而终。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倡导“难得糊涂”,主张“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他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官场失意,但他“难得糊涂”,小事不计较,故他晚年以卖画为生,倒也落得逍遥自在,享年73岁。

那末,为什么不斤斤计较小事,有利于健康长寿呢?人活在世界上,每天要碰到许多人和事,如果对每件事情都思虑再三,斤斤计较,就在无形中浪费了生命,浪费了时间,正像爱因斯坦说的:“小事小节斤斤计较而淡漠大事、大节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而且为小事斤斤计较,整天纠结,茶饭不香,寝食不安,甚至被小事刺激得怒火中烧,怨气郁结,这样也太累了,难免会思虑伤身,最后容易致病,损害健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是一个爱计较得失的人。他知道华盛顿哪家店里的袜子最便宜,哪家店里的蛋糕经常搞促销,甚至知道哪家快餐店会比其他快餐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但是,这种太过于计较的性格让他疾病缠身。年过30以后,他在病痛的折磨中恍然醒悟,并且开始了关于“能算计者”的研究,在大量的事实论据下,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凡是太爱计较、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三国东吴大将周瑜,人称“世间豪杰英雄士”,可只活了35岁,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他:“周瑜年第逾壮,方可有为,乃以意气之未除,遽致短命,不无可惜。”心计太重,意气未除,是他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