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过了,国际市场平稳有升,国内旅游、餐饮、影视等行业果然如预计中的火爆,对A股市场也构成了利好支撑。但是A股市场本身的硬伤也制约了股市向上的空间,造成当下还是一个结构性投资的格局,要获取超额收益还是必须抓紧市场热门板块,紧跟先驱主导资金的步伐。
一直以来,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等已经提前走出了牛市步伐,但是因为A股市场大部分投资者是个人投资者,所以成分股指的走强只是代表了部分投资者的获利水平,而其中还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综合指数就是上证综指,表现比较弱,所以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收益可想而知。
今年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修改,简单点说就是把以前拖累市场的ST等板块剔除了,新股也要三年后才计入指数,这样一看就明白了,后面上证综指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人气指标的上证综指早晚也会走出一波牛市行情。所以笔者近期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看好后市,或者说看好股指的表现。但是目前市场的存量资金结构造成了热点集中在几个板块上,比较典型的就是消费、医药和高科技,其他传统行业板块的增量资金有限,所以行情往往都是以冲高回落结束,很难走出持续性的上涨格局。
长假过了就进入了四季度,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开始为2021年的投资做布局了,笔者为什么特别提出了牛市思维布局2021年呢?这里先提几个可能会改变市场格局的因素供大家参考,在未来的四季度里这些因素可能会慢慢改变投资者的决策,最终也会影响到市场格局的变化。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三季度走出了快速反弹,如果四季度继续维持强势反弹,对外资将构成极大的吸引力。近期有外资已经高调进入债券市场,这种信号背后就是看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空间,股市作为流动性好的人民币资产当然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强。二、部分外媒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长假期间笔者还看了一些这样的评论,有的外媒很乐观的预测明年中国GDP可能出现明显增长,这个对于周期性行业构成极大的利好,而现在市场中最弱的就是周期性行业板块。如果大家的乐观情绪影响到市场,那么四季度周期性板块出现报复性反弹对股市的影响就大了。三、全球疫情还在延续,但是疫苗研发进度很快,也许在四季度和明年初会有重大突破,但无论如何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构不成压力,是个加分项,一旦出现重大突破会加速中国经济的增长。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尽管笔者看好后市,但是还是建议大家重指数轻个股,就是尽量投资各类指数产品或者直接投资权益类的基金,减少直接选股和买卖,结构化市场里对个股投资的要求太高,普通投资者不太容易把握投资机会,风险也比较大吧。 王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