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伟
壶艺家谈桃林一直对黄酒情有独钟,认为黄酒中的氨基酸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随着国内的新冠疫情逐步好转,谈桃林想用紫砂与黄酒相组合的构思也逐渐形成。如此混搭在紫砂圈内少有人问津,紫砂在大家心里历来是和茶搭配的,但他还是把它与酒扯在一起。当我看到《酒坛壶》样壶时,顿觉眼熟,上鼓下收的壶身,用坛口封泥作壶盖。这不就是一坛未开封的酒嘛。
数年前,我到地处淀山湖畔的金枫酒业参观,它以酿制绍派黄酒而驰名,曾受到老市长陈老总赋诗褒奖:“主人船上出佳馔,鱼虾疏菜鲜而腴。湖水用来酿绍酒,果然水清绿不殊”。参观时,在酒窑中随处可见这种再普通不过的“老酒甏”,眼前的一坛坛琼浆玉液的醇香扑鼻而来,我想起作家黄裳为我拙作《世纪巴金》的后记《琥珀色的绍兴酒》中对美酒的回味。
1983年,黄裳随巴老、黄源同游鲁迅先生故乡后写道:“午饭主人取出存放了几十年的绍兴陈酒,只有一小瓶,座中都分到一小杯,那确是难得的陈酿,已经成了琥珀颜色的了……”
我还听说过巴老以酒传情的一段佳话。1978年,巴老家人整理被封多年的杂物间时,找出一大坛黄酒,巴老记得这酒是五十年代朋友送给他的。酒坛启封后满屋飘香。正好老友沙汀远道来访,便邀上罗荪夫妇和胞弟李济生夫妇作陪,巴老用这坛陈年佳酿相待,举杯同庆,看着嗜酒的沙汀大饱口福,巴老开心地笑了。事后,还分成若干瓶,赠诸好友,他不忘留下一瓶。翌年春,巴老上北京看望他称之“老师”的叶圣陶,把千里迢迢带去的陈年“花雕”赠予叶老。
桃林兄在设计中,赋予《酒坛壶》诸多艺术元素,除在细腻的紫砂上精工细作外,还请句容茅山道教协会会长徐朝天在壶上根据魏晋诗人陶渊明诗句衍生的题词:“旨酒半醉”,并邀著名画家陈家泠在壶上润饰。早年师从傅抱石、陆俨少的陈先生不假思索地挥笔书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词作: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我望着清隽遵逸、风姿独特的墨迹和“赞酒歌”,把壶面题得满满当当、错落有致。大名落款在壶盖上。壶盖的气孔巧妙地权作了“泠”字的点睛之笔,别有一番情趣。一件不入流的俗物“老酒甏”,立时呈现出古拙之美,成了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藏品,这也是他在紫砂艺术创意中,发现美、创造美,以致达到风雅脱俗的审美效果。
闲暇,谈桃林会用“酒坛壶”泡一壶香茗,以茶代酒,自斟自饮,陶醉于醇香茶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