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一斤螃蟹半斤绳”之题怎解? “按图索骥”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三次“微手术”拔掉大“堵点” “住别墅”的黄浦江大闸蟹今开捕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10-15

“按图索骥”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芷江西路街道绘制“服务地图”,最新纳入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

“最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来啦,快来找找哪个充电的地方离你家最近,多走几步路,少几分危险,杜绝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入户,一起来守护我们的家园吧!”近日,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电动自行车充电地图”上线,居民们纷纷拍手叫好,都说有了这个地图,不仅充电有了“方向”,生活也更安全了。近年来,芷江西路街道试点15分钟生活圈,持续聚焦民生,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扎实开展服务和基建,将各项民生服务成果转化为全面、实用、可视化的“地图模式”,为居民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便利。

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芷江西路街道是当地居民宜居宜业之所和不少外地来沪工作人员首选的租住地之一,也是静安区人口居住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居住型社区的特征非常明显。

如何让来到芷江西社区安居的人们,拥有更多幸福感和满意度?2018年,街道将社区便民服务资源进行梳理,制成了“服务阵地地图”。2019年4月,街道又推出了“菜场地图”。芷江西面积虽小,却涵盖了5家大型菜市场,无论你住在社区的哪个角落,最多15分钟就能步行到达菜场。

今年9月,街道根据社区居民的停车需求,通过推进非机动车智能车库改建,打造管理平台,不断强化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停放及充电管理。街道秉持“堵疏”结合的理念,加大电动自行车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工作,将停车充电设施逐步向门洞、围墙外延伸,探索形成“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柜、智能停放社区管理地图”等3种模式,统筹推进建立和设置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标准的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绘制社区非机动车停车“充电地图”。

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居爱君表示,考虑到居民停车充电的现实需求,“堵”的同时更要做好“疏”,将充电网络建设纳入社区“新基建”,部门协作、企业发力,为百姓谋福利。

新盛菜市场日均顾客流量3000余人,首批安装在新盛菜市场户外停车区的一排智能充电桩已投入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充电桩上面张贴有二维码,扫码可使用,大多数充电桩处于使用状态中。

同步引入社区建设的还有智能充电柜,广泛分布在苏家巷、永太等商品房集中的居民区。“不仅仅是小区居民有充电需求,还有商家、外卖小哥等群体的需求我们也考虑到了。在商品房、街区引入智能充电柜,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给电瓶充电。”居爱君介绍,充电柜内有阻燃材料和热熔胶包裹,还有断电保护装置。即使发生火情,也能第一时间利用热熔胶遇热熔化的特性来激活灭火装置,及时预警并控制火灾。“扫码打开柜门,再把电瓶放进充电柜充电,手机APP上能随时查看充电情况,三五十元就能包月,安全、省心又划算。”一名正在普善路茶叶市场点位的充电柜前存放电瓶的快递小哥如是说。

眼下,街道正积极探索由小区向道路延伸加装智能充电桩,已选取示范路,正与相关部门、企业对接推进示范路建设。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