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适当节食利长寿 秋季进补有讲究 秋风起兮扁豆熟 “老宁波”养生犹如做年糕
第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2020-10-15

“老宁波”养生犹如做年糕

□王立华

近日,笔者去采访一位甬籍老乡张应昌,1931年出生的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话声音洪亮,大热天还亲自跑到地铁站来接,一点也看不出像90岁的人。他告诉我,退休后闲不下来,开了一家食品厂,宁波年糕做了20多年。聊起养生,他三句话不离本行,“养生也就像做年糕,年糕糯勿糯,需要经过不断打压,人身体好不好也要经过不断磨炼。做年糕使我退休生活充实又丰富,厂里生产的年糕也备受顾客点赞,我在事业成功中得到了快乐”。

张应昌是浙江奉化人,1949年刚满18岁就到上海来学生意,后经过努力他考进了上海公安系统工作,接着又调到了检察部门直到1991年退休,退休前为副处级公务员。乍一退休不用上班了,他到公园里兜兜和老年人一起“嘎讪胡”,听到有些老同志退休后又去发挥余热了,他心里一动,思忖自己身体尚好,精力也充沛,应该老有所为,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办什么企业呢?也许宁波人的基因起作用吧,他想到了家乡的年糕,香糯润滑、吃口细腻,到上海几十年了,吃口好的宁波年糕在市场上还不多见。“上海有几十万宁波人,他们喜欢吃家乡年糕,我做成了这项大众食品,他们肯定是欢迎的”,他暗暗打定了主意,随即就到家乡奉化的有关年糕厂去考察。

经过考察,张应昌了解到年糕质量的好坏,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米要好,一定要用新米,而且要单季稻的,日照时间长,营养价值高,二是生产过程中的浸米、磨浆、压干、上蒸、挤压等8道工序丝毫马虎不得,尤其是米要磨细,粉要蒸透压实。他租好了厂房,请来了奉化师傅,年糕厂就开起来了,逐渐做出了名气,还注册到了商标,获得了市里颁发的生产许可证。随着本市食品行业更严格的新标准实施,工厂又从浦东搬迁到浦江镇奇士科技园区内生产。现在他的年糕品种已扩展到葱油年糕、排骨年糕、毛蟹年糕、火锅年糕等多个品种。食客点赞:“排骨吃光,毛蟹吃光,年糕还是糯的,正宗宁波货。”本市苏浙汇、丰收日、大富贵等多家名店的菜谱和点心都用上了张应昌厂里的年糕。张应昌说:“每逢过年过节看到乡贤们在上海宁波同乡会踊跃订购年糕和八宝饭,以及平时在门市部、听到排队的顾客称赞‘张伯伯的年糕、糕团真好吃’,我心中涌现出的快乐和欣喜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张应昌对笔者说:通过20余年来的做年糕,我领悟到养生和做年糕有相似之处,做年糕要将米粉不断地压透打实,我在办企业中也在不断地打磨自己,如和工人一起下车间干活、锻炼筋骨,核算厂里的财务,使脑子灵活。我家在浦东成山路,厂在浦江镇,门市部在丽园路,我到厂来回乘地铁,下门市部乘公交,剩余的路两头步行,每天要走三五千步,厂里有轿车我不坐。他说:“百练不如一走,大道至简,步行乃上乘之养生,一能增强血液循环,进而使大脑获得充足血液与氧气;二是足底有经穴,步行能疏通经络,保养全身。”

在做年糕之余,张应昌还喜欢练书法,也是他养生的一项举措。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不少裱好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用笔细腻,字体圆满有力,错落有致。写的内容有名人诗句,如顾炎武的“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还有如办企业的一些哲理,如《继承祖上家教》里的“讲公正,讲良心,讲诚信,讲情义”、“人生吃好三碗面,一生安康忧愁无”等。张应昌认为练习书法能调养身心,随着毛笔在宣纸上移动,我全神贯注,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黄帝内经》曾提到过,聚精会神是养生之大法,自己一笔一划写出的字裱好后挂在墙上,心情十分舒畅。

书法之外,张应昌还爱看报刊,《新民晚报》已订阅几十年了。他对笔者说:《新民晚报》“金色池塘”专版他是每期必看的,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胃口,“长寿之道”、“养生一得”等专栏登载的好文章我都剪下来,张贴在本子上,经常翻翻,也按文中所说的去体验,很有收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