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针对中国激光测距网在西部地区缺少观测台站的现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对位于海拔3200米的德令哈青海观测站1.2米量子通信光学望远镜开展改造,以实现卫星和空间碎片高精度激光测距任务。
联合团队通过研制激光接收终端、激光发射系统、测量控制单元及望远镜光机械接口部分改造等,克服疫情、高原等不利因素,经过数月安装调试,在9月28日首次成功实现对低轨到同步轨道带有合作目标卫星激光观测,最远测量距离超过40000公里,测距精度优于1厘米。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系统已具备了对合作目标开展常规观测的能力。
由于该望远镜口径大、台站天气透明度好、激光信号回波率非常高,很适合开展卫星激光观测。根据后续发展需求,该系统将适时加入到中国卫星激光测距网,并申请为国际激光测距网联合观测台站,届时将显著增强中国激光测距网观测能力和目标覆盖范围,也有望成为国际上最好的卫星测距台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