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广告 广告 跨界联动让传统走进生活 19米孤本《赵城金藏》上海再续缘
第11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12-02
黄浦区非遗精品展亮相土山湾博物馆

跨界联动让传统走进生活

海派旗袍盘扣笔记本和盘扣饰品拼布包

昨天,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迎来了一批黄浦区非遗精品。“神工妙力 独具匠心”——2020年黄浦区非遗精品展(徐汇巡展)拉开帷幕。“未来,我们会让黄浦非遗继续‘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非遗办主任淦妍慧说。

国家级非遗项目曹素功墨锭与周虎臣毛笔共享一个展台。文房四宝中的“两宝”合璧,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据介绍,墨锭产品上的花纹,很多都是从古董、文物上复制的。复制纹样的工艺,则是依靠黄浦区另一项非遗“上海细拓”。上海细拓非遗传承人韩志强解释说:“上海细拓原本是用于甲骨文的拓印,能够将细如发丝的部分都清楚还原,特别适合用于还原精美的墨锭纹样。”于是,韩志强带着几位徒弟,一面精进上海细拓的制作技艺,一面帮助曹素功墨锭复刻传统墨锭纹样。这样,一来帮助曹素功墨留住了“根”,二来也让上海细拓有了用武之地。

黄浦区级非遗海派旗袍盘扣传承人刘秋雁的展台上,没有旗袍,反倒有添加了盘扣元素的笔记本、首饰、装饰画等,琳琅满目。去年有关方面邀请刘秋雁制作一件海派旗袍,在做完旗袍后还剩下一块边角料,刘秋雁觉得可惜,便按照旗袍领口的样式制成了一本笔记本,上面也加了与旗袍相同样式的盘扣装饰,这本笔记本,成了刘秋雁灵感的源泉。在今年,盘扣又融合在了拼布文创包上,传统韵味更浓,还显得独特时尚。刘秋雁说:“大家并不是不喜欢盘扣,只是穿旗袍的机会少,注意到盘扣的机会更少,我们必须主动走进大家的生活,让传统手工艺变成生活中用得上的东西。”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