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沪谚熟语印 与时俱进谈吃饭 旺火引出“炀、烊、炴” 孵日头 那些年值夜班 家常菜红烧南瓜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1-01-03

旺火引出“炀、烊、炴”

文/叶世荪

炀,有时也被写作“烊”“炴”,在上海话中也读“yang”;当作形容词用的时候,表示旺盛、火光炽烈的样子;当作动词用的时候,意为熔解、熔化。这和古汉语中该字的用法是一致的。

不论从观察的顺序还是技术的角度讲,火势猛烈应是人们首先感受得到的。因此,汉代《说文解字》说:“炀,炙燥也”;晋代郭璞注释《扬子方言》说:“今江东呼火炽猛为炀”。《战国策》中,复涂侦对卫灵公说:“(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诗句:“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炀”形容的都是炉灶内燃烧旺盛的火。今天上海人说的“太阳炀来”(大太阳天)、“火头炀”(火势旺)、“自来火鐴勿炀”(火柴划不着),用的也都是这层意思。

炽烈的火可以熔化坚硬的矿岩、金属,这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发现。于是,这个“炀”随着火焰温度的提高,又被用来表示熔炼金属。宋代《广韵》“释金也”;《集韵》“烁金也”。唐代《法苑珠林》中写道:“铁钳开口,灌以烊铜”;宋代《太平广记》中写道:“具大镬油煎亦不死,炀铁汁,方焦灼”;明代《型世言》:“铜铁可烊,石也做粉”。之后,人们也把“炀(烊)”字用来表示其他物质的解体、分化。明代《欢喜冤家》中写道:“把沥青火上熬烊”;清代《水浒后传》中写道:“周围一看,只见烧炀了丈余雪地”。这样一来,“炀”被释为熔化的同时,还可释为融化、溶化。在上海人口中,巧克力、冰淇淋、盐糖、冰雪等等,都是可以“炀脱”的。

这个“炀”在上海话中另有几个特殊的用法。一是用来比喻打牌、下棋之类活动时手风顺、运气好。“今朝牌炀了勿得了”(今天牌运极好),“靠手炀勿靠水平”(凭手气没技术)。二一个是“炀勚”,就是消耗、磨损的意思。小说《何典》中写道:“几乎连阶沿砖都踏炀易(勚)了。”据陈源源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浦

东俗语里,仍有“炀勚”的说法。还有一个是“打烊”,用来表示晚间店铺闭门停业。据说是因为忌讳说“关门”两字,便借用那时家用煤炉晚间封炉、用湿煤面自上压住火头的做法,称之为“打住烊头”,即“打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