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 岁朝图
陈洪绶 岁朝图
来楚生 岁朝清供
【北宋】苏汉臣 五瑞图,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 岁朝图
【元代】钱选 岁朝清供图,绢本设色,私人藏品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清】金农 岁朝图,纸本设色,私人藏品
【南宋】李嵩 花篮图
【北宋】赵昌《岁朝图》,绢本设色(局部)
◆王琪森
时令中的岁朝,从汉武帝时代起,即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据《后汉书·周磐传》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唐章怀太子李贤注释谓:“岁朝,岁旦。”正月春节,是我们民族传统节庆中最隆重的节日,凝聚着强烈的家国意识与勃发的喜庆情怀。在这“正月里来闹新春”的年庆中,历代画家们纷纷用笔迎新,挥毫泼墨,以创作《岁朝清供图》来祈盼吉祥、恭迎春华、万事如意,凸显了其风俗的物化形态与理念的精神价值,内蕴着我们先民的知识、信仰与愿景。 ——编者
百花盛开,群芳争艳。北宋宫廷画师赵昌的《岁朝图》是现存此类题材作品中最早的一幅。可以这样讲:《岁朝清供图》作为一个画种的出现,既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远古图腾意识艺术化的表现,也是“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时尚审美化的升华。《岁朝清供图》的创作滥觞于大唐,在那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朝代,由于国力的强盛,风尚的浪漫、诗情的洋溢、帝王的雅好等,官吏仕绅、文人名士们会在大年初一之时,将钟鼎古玉、瓷瓶陶罐、书画金石等摆设于书桌案几上,以作清供雅赏,因观自悟,明心见性。
北宋皇帝宋徽宗于崇宁三年正式创办了皇家画院,他当年考画师的考题就是:“蝴蝶梦中家万里”“踏花归来马蹄香”等,何等清丽隽逸而意境雅致。他自然对《岁朝清供图》格外青睐,下御旨规定画院的画师每到春节,必须创作《岁朝清供图》,并将其确立为一个画种。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秀美风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江南诗化风情,“春初早被相思染”的钱塘富庶风物,使南宋的《岁朝清供图》创作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佳作不断。
宋元重戏剧与宗教性
宋代的《岁朝清供图》以人物为主,带有相当的叙事性、戏剧性及宗教性,营造欢庆氛围的同时,折射出宋人迎春的人文性与民俗性。
在宋代《岁朝清供图》的创作中,苏汉臣是代表性的画家,其绘画功力深厚,工于人物,擅长戏婴,为世所重。苏汉臣所画的《岁朝五瑞图(传)》构图饱满、设色富丽,场景生动。在翠竹摇曳、芍药盛开、湖石掩映的庭院里,几位戴着面具的儿童正在跳“大傩舞”,以驱鬼降魔、避邪除恶、呈祥安康。苏汉臣此画笔墨相当细腻精致,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而富于角色化,特别是那个穿着绿袍、头戴官帽的钟馗,威严地出示笏板以示捉鬼除妖,保年吉祥。
南宋的李嵩,曾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的待诏,是位全能型画家。他少年时曾为木工,后从养父、画院待诏李从训学画,精勤不懈。因有工匠经历,其创作颇接地气,他所画的《花篮图》为迎春贺新之作,系工笔重彩,精湛写实。在一只古朴精致的藤篮中,装满了色彩鲜艳、婀娜多姿的各种鲜花,这是当时宋代宫廷岁朝盛行的“花篮图”中的经典之作。
元代的绘画除了两宋对其直接熏陶影响外,还有就是文人画开始勃兴。钱选是元代文人画的杰出代表,他发扬了王维、苏轼等文人画的理念,倡导绘画的“士气”说,注重于诗文题跋。他的绢本设色《岁朝清供图》彰显了典型的文人书房清供系。整幅画格调雅逸,笔触精工,赋色清丽,使人领略了“插了梅花便过年”的岁朝乐事。
明清走向世俗化
明代《岁朝清供图》的创作走向了世俗化,真正形成了一种“岁朝清供”文化的人文性与风俗性。明代的陈洪绶,号老莲,系一代书画大师、诗人。他的画风独特高逸,格古韵新。其花鸟画笔触灵动,色彩雅丽,极有视觉张力与装饰情趣。其山水画构图独特而水墨晕染,气势酣畅郁勃;其人物画则是成就卓然,造型生动多变,笔墨精湛传神。他的此幅《岁朝清供图》简洁而明快,凸显了其喜庆性与时序性。一只古穆丰满的球形花瓶中,枝干如铁的老梅昂首绽放,两朵凝丹含脂的山茶盛放相映,下是竹报平安相拥,展示了一派饱满浓烈、温煦畅达的春光。
清代的《岁朝清供图》创作出现了兴盛期,无论是宫廷画师还是民间画家都喜好此种题材,其中,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岁朝清供图》风格鲜明而气韵清雅。金农号冬心先生,是位才气横溢、多才多艺、学养深厚的文人画家,其绘画从构图到笔墨施彩,均别开生面,诚如《桐阴论画》所言:“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他的《岁朝清供图》中,瓶中梅竹相守,呼唤春色;篮里百合、杮子、葡萄相聚,呈现丰年;壶内茶水温香迎新,壶福齐天。
清末的任伯年,曾被徐悲鸿称为“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历史地看:海派书画从高原的形成到高峰的崛起,任伯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创作意识开放,表现技法多样,笔墨功力精湛。他创作有多幅《岁朝清供》,此幅系代表作。其构图饱满、形态生动。清供之物,琳琅满目,犹如一支迎春交响曲,具有浓郁的市井民俗风与鲜明的生活气息。
近现代凸显生活情趣
近现代,画家们创作《岁朝清供图》已蔚然成风,成为新春的标配。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的绘画注重金石气韵,讲究力度气势。笔触老辣遒劲,恣肆洒脱。构图纵横奇拙、开合有度,用色古艳厚重,雍容朴茂。这个自称“一耕夫来自田间”的大师,自谓“食金石刀,养草木心”,有着深深的“岁朝情结”。自中年后,他时常来上海过春节,先是除夕守岁至大年初一,然后再开笔画《岁朝清供图》。自1912年定居上海后,几乎每年春节的第一张画即是贺岁朝。此幅《岁朝清供图》作于1915年,尽管此时已是一位72岁的老人,但笔姿依然苍劲雄健,气势依然恢宏豪放,构图依然严谨周到。
齐白石虽后来成为名满天下的大画家,但他始终保持着平民本色。其绘画多头取法,化古为新,用笔稚拙劲健,色彩酣畅明快,构图奇崛简约,意趣质朴醇厚,弥散出一种难以企及的纯真烂漫之气与童真无瑕之趣。那幅老人86岁时所画《岁朝图》,明朗欢快,意蕴丰富,敷色明艳,生机盎然。上是一朵丰腴的牡丹,绿叶相拥更显玉堂富贵吉利。而壶杯相呼,则是壶里乾坤,杯中日月,是以平安永福。
来楚生是海派书画家中精于书画印诗的“四绝”之人,他的花鸟笔墨隽迈朴拙,构图简略生动,线条遒劲简练,色彩清丽雅致。其暮年变法后,画风更趋爽捷老辣而雄浑恣肆,折射出高古的金石气势与雅逸的书卷情韵。此幅《岁朝清供》气息清新、墨彩雍容、天趣横溢。古花瓶中插着芳菲艳美的牡丹与猩红似珠的天竺,一枝清秀四溢的水仙倚瓶而立,而那只金黄的佛手最低调,静静地恭迎新春的到来。
TIPS 现代人如何准备岁朝清供
除夕将至,不妨在案头摆上古瓶古盆,插上时令花草,再配以吉祥的器物,以表达迎春祈福的美好愿望。如想要表达“岁岁平安”的祝福,一般会选取花瓶、稻穗、嘉禾等;想要表达“福气”,则选取佛手、香橼、蝙蝠等;想要表达“长寿”可选寿石、月季、菊花、松柏、蟠桃等;想要表达“多子多孙”可放置石榴、葡萄、葫芦等;想要表达“富贵荣华”多用牡丹、芙蓉、桂花等。又如今人有在木斗里面插盆花,放金桔,以示“日进斗金”。新春来临,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家的“岁朝清供”,给生活添一份清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