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昨天上班,路过单位边上的美新点心店,不由吃了一惊:一条队伍密密匝匝地排满了上街沿,长龙一般从店门前蜿蜒而走,尾巴在路口一转,眼看已在百米开外。
这样的场景,上海人不陌生。这家点心店既是老字号,也是新网红,每年过年前,排队买八宝饭、黑洋酥汤团和鲜肉汤团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连续一两个星期,都是街头一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但此时此刻,这队伍却有些“扎眼”。虽然是室外,社交距离还是要保持,口罩还是要戴好,毕竟,我们刚经历了一波本土散发病例的反弹。连续几天没有本土新增固然让人欢欣鼓舞,但防疫“三件套”“五还要”,依然是战胜病毒最有效的“法宝”。
这些天,类似场景看到不少。2月8日,一条“上海Costco开市客排队长龙”的视频在网上热转,发帖人感叹:“好久没见排队这么长了,都是年前囤年货的。”类似的还有青浦的山姆会员商店,同样是人满为患。这些画面搁在往年,只会让人心生温暖,感到浓郁的年味,但在抗疫的日子里,却难免让人忧虑。
昨天,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等市领导,分别前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公安局、社区菜场等地,检查春节期间城市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坚守岗位、持续奋战的全市广大干部职工。
李强说,越是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越要绷紧超大城市安全这根弦不放松。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细落实城市安全保障各项措施,精心做好为民服务、市场供应等工作,确保广大市民过年安心、放心、舒心。此前,李强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曾提出要求: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快速防控,让群众过个健康年、祥和年。
的确,特殊时刻的春节,健康祥和的祝福,无疑已经超越了平常意义。前几天,张文宏医生又出“金句”:去年“防同事”,今年“防自己”!他说,与去年这个时候不同,今年大多数情况下,环境中是安全的。但是,一旦有一些个别的病例,就有可能一个火星燃成大火,所以,今年要“防自己”,要保证自己的防护工作做到家、做到位,也就是平时讲的,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这份提醒非常及时。人有惰性和忘性,形势紧张时,大家都草木皆兵,一旦有所缓解,又会放松警惕,这个时候,必要的提醒,甚至苦口婆心的唠叨,还是不能少。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很多国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在上海,留下的人也不少。他们的付出,值得所有人点赞,在做好留沪人员生活保障服务的同时,安全这根弦同样要绷紧。
毕竟,这座城市多年来春节都是空空荡荡,外地来沪的返乡了,本地居民跨省、出境游的也不少,低负荷运行,容错率就高。今年这么多人在上海过年,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春节期间大家不可能还是“闷”在家里,外地不能去,本市旅游景点难免碰上大客流,防疫工作准备如何?预约机制是否完善?安全生产有没有布置到位?上海禁燃烟花、爆竹已经多年,今年的留沪人员中,可能有不少在老家还是有放鞭炮、燃礼花的习俗,今年的禁燃宣传,无疑也要更加精准。还有,这座城市的交通,虽然肯定会比工作日好,但一些特定的堵点,比如通往崇明的长江隧桥,还是要有充足预案,做好应对。
明天就是除夕,回首这一年多与病毒战斗的日子,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也都很不容易。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时刻,是心灵最放松的时刻,越是如此,越要避免松懈、倦怠,唯有慎终如始,才能安稳过节。
古人云,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走过最寒冷的冬天,春天已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