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志刚)据央视“3·15”晚会报道,记者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下方标注着广告字样。广告里网友自称,按照老师给的方子,血糖恢复稳定,胰岛素都停用了。文章中多次醒目标红老师的微信号。记者微信添加了这位老师,对方简单询问过病情后,就向记者推荐“白背三七诺丽果粉”,而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
不仅是UC浏览器,在360搜索也有不少类似的广告。这些虚假违法广告又是如何改头换面,登上浏览器或搜索引擎的呢?
在360上海广告总代理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称:“在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把微信推给别人去聊聊,聊完之后卖产品。”记者提供了一个微信号和产品类型,代理公司很快就制作出一篇内容为减肥、降血糖的自述广告和一篇有问必答、快速问医师的专家答疑广告。专家子虚乌有,疗效神乎其神,评论也是事先写好的,就连点赞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交了钱就能上,记者在UC浏览器和360搜索上进行搜索,果然找到了代理公司制作的这两则虚假广告。
昨晚10时许,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和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朝阳区酒仙桥的360公司总部,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虚假广告问题了解情况。截至今天上午9时,尚未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昨天深夜,360搜索也发布声明回应道,已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对涉事代理商及相关账号进行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