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今年3·15晚会再度聚焦“瘦肉精”问题:河北青县多家养殖户在明知违法情况下,依然长期给羊添加“瘦肉精”。而且,为了躲避各类检查,养殖户们都能提前得到消息,及时应对,锁门走人。
“瘦肉精”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物质,猪、羊等摄入后能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瘦肉精”会在动物组织内形成残留,消费者食用后直接危害身体健康。2002年,我国就已经严禁“瘦肉精”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河北青县是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大约出栏70万只羊。那么,这些吃了“瘦肉精”的羊去了哪里?一些商贩透露,这些羊并不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内销售,而是直接在附近的货车上交易,再流入各地市场。为了应付路上的检查,当地人还会将少量没有喂过“瘦肉精”的羊,装载在车上,逃避监管。
当晚,沧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处置工作调度会,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连夜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目前,涉事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对问题羊肉进行封存,正在追溯“瘦肉精”来源。同时,迅速在沧州对违法添加“瘦肉精”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