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刚
屈指数来,我在十发先生身边聆听教诲长达十九年。十发先生是书画大家,公认的国宝级巨匠。作为平民艺术家,他也是幽默大师,杰出的睿智学者,他著书立说,字里行间充满真知、乐观、豁达、超脱的精神境界,他的美学观点广为流传,在大千世界中弘扬人类大智慧。我对十发先生非常敬慕,蒙他不弃,称我为忘年交,我则对十发先生执弟子礼,自己定位是十发先生不会画画的学生。
程十发先生喜爱昆曲,甚至爱得有些“痴迷”。他谈起昆曲称得上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昆剧唱词很美,富有文学性,充满诗情画意,能启发我的创作灵感。你看,在《刀会》中,关老爷自荆州至东吴驾舟东下,迎着一轮朝阳,看见被旭日染红的江面,想起二十年前的英雄豪迈,发出‘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的感叹,这种联想实在形象极了,简直是个性化的诗句。”
因此,十发先生绘制戏曲人物特别传神,就拿《虎囊弹·山亭一瞥》来说,鲁智深叉腿扬手,目光炯炯,仿佛正在张口叫喊“卖酒的!”活脱脱把一个鲁莽的花和尚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呼之欲出。
对于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剧,十发先生不仅爱听爱看,还与昆剧表演艺术家来往颇多,感情笃厚。上海昆剧团几代艺术家都把程十发先生视为知音。俞振飞大师与十发先生是松江同乡,相交相知长达数十年;蔡正仁等艺术家与十发先生亦师亦友,引为知己。每当他们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或研讨会时,十发先生总是逢请必到,著文绘画,高度评价他们的表演艺术以及对昆剧所作的贡献,岳美缇演出《牡丹亭》时,十发先生不仅为其精心绘制了一把《依梅傍柳图》的泥金扇面,还为她出主意:“你扮演的这个角色是柳梦梅,因此,不光手里拿的是梅花扇子,服装上也要绣出各种各样的梅花,这就叫‘讲究’!”对于张军、沈佚丽等小字辈演员,十发先生也倍加爱护,张军首次举办个人表演专场时,十发先生不顾重病在身,在病榻上题写贺词,以此鼓励。上昆建团后那几年,凡是说明书、封面、电视片头、礼品等等都是出自于十发先生慷慨赠与。就连梁谷音、计镇华两位艺术家演出《蝴蝶梦》时,台上挂的那幅庄周画像,也是出自十发先生亲笔。他说:“这是昆剧看得起我,也是我和昆剧有缘!”
十发先生与程多多成立“多多曲社”后,每逢曲社活动,程府内总是丝竹悠扬,水磨昆腔,不绝于耳。兴起,十发先生也会起身,高歌一曲《刀会》《弹词》或《山门》,他说道:“别人唱昆曲,喜欢演小生、小旦,我就喜欢唱大面,这叫角色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