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剑拔弩张,欧盟还是我们的战略伙伴吗? 大变局时代中国与中东关系再提升
第23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1-04-01

大变局时代中国与中东关系再提升

金良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金良祥

2021年3月24日至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并工作访问阿曼。

七天访问中东六国,创下了中国外长一次访问最多中东国家的纪录。值此多事之秋,中方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我们特请专家进行解读。 ——编者

1

国际背景折射重要意义

问:王毅此访是他今年以来继走访非洲五国、东南亚四国之后的又一次集中访问。为什么会选择中东作为此次出访对象?

答:中国一直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中东则是发展中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此外,王毅此次出访中东有着更深刻的国际背景。

一是新冠疫情肆虐。2020年对于中国、中东国家,乃至世界来说都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不仅使人类面临疫情挑战,还经历了各种政治病毒的侵蚀。在疫情面前,中国与中东国家守望相助,具体表现在技术互助、物资支援,以及疫苗研究和生产等方面,为全球抗疫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毅一次行程涵盖六个中东国家,既相互表达了对抗击疫情过程中彼此支持的感谢,也表达了双方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方面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特别是在阿联酋出席了中阿两国合作灌装中国疫苗生产线项目的“云启动”仪式。

二是中东地区秩序深陷危机。近年来,由于地区国家内部及地区层面的原因,尤其是美国等外部大国恶意干涉地区国家内政,肆意干涉地区事务,使得中东地区秩序陷入深度危机。巴勒斯坦民族权利被恶意伤害,主权原则被肆意践踏,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如何重构中东地区秩序,不仅是中东国家面临的当务之急和重要使命,也是外部负责任大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是绝大多数中东国家的最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对中东地区秩序面临的危机感同身受,更有责任与其他负责任大国共同努力,帮助中东国家重构地区秩序。访问期间,王毅多次强调,“中东不稳,天下难安”,强调中东国家在地区安全秩序建设方面需要发挥“主人翁”和“自主”精神,强调域外国家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越俎代庖”,突显了中国对地区安全秩序建设的关切。

三是大变局时代重要命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同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一直将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视为其外交上的重要基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秉持冷战思维,利用新疆、香港以及台湾问题打压和围堵中国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外交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突出。同样,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居高临下,不尊重伊斯兰世界的情况下,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中东国家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借助中国发展的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摆脱自身的困境。

2

访问安排体现高超技巧

问:王毅此访的对象国涵盖当前中东地区主要力量,有何重要成果?

答:此访不仅包括阿拉伯国家,还包括土耳其和伊朗等非阿拉伯国家。所到之处,王毅不仅会见了上述国家高级官员,接受媒体采访,还与对方达成了重要协议和共识。重要看点三点:

一是再次突出了中国外交所秉持的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原则。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是世界上两大重要文明板块,在漫长的和平互动中相互学习,形成了相互尊重的传统。而亨廷顿所谓的“文明冲突论”,与其说是“文明间的冲突”,不如说是西方文明对非西方文明的傲慢与偏见。西方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以及在中东地区发动的多场战争,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注脚。

中国一直秉持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的主张。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王毅此访提出的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的五点倡议,第一条便明确表示,“中东有独特的文明以及由此孕育出的社会政治制度,要尊重中东特色、中东模式和中东道路。”

二是体现了中国与中东所有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的高超技巧。中东地区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和外部大国干涉,国家之间关系复杂,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地区大国间的矛盾更是成为当代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上升,一些域内外国家纷纷质疑中国是否有与沙特和伊朗同时发展关系的能力。但事实表明,中国能够与所有中东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抗击疫情期间,中国与所有中东国家守望相助,便是一例。王毅一次访问六个中东国家,且均得到热烈欢迎,又是一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东国家也必然意识到,美国“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于各方利益和整体安全而言都不可持续。而中国“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劝和促谈,发展“朋友圈”的做法将更有利于中东国家相互关系的发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与伊朗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毫无疑问是此次访问的重头戏之一。该协议虽在酝酿阶段一度引起外部的高度关注,但王毅此行先到沙特,且行程涵盖四个阿拉伯国家,突显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重视及中阿关系发展的水平,极大地对冲了阿拉伯国家的疑虑,突显了中国在处理棘手外交问题上的能力。

三是五点倡议彰显了全面综合和务实的外交风格,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解决问题之道。倡导相互尊重,是尊重中东国家自主发展道路,为域外大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出了中国主张;坚持公平正义,为事关中东持久和平的巴勒斯坦问题指明了方向;强调实现核不扩散,既照顾到了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计划的关切,也在总体上考虑到了持久安全的内在要求;共建集体安全,超越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多年实践;加快发展合作,既有助于中东国家克服因为具体问题而陷入无休止争论的困难,也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中东地区安全建设的问题。

3

五点倡议彰显中国智慧

问:王毅此访有何重要意义?在中东诸热点问题上,中国可以做出什么贡献?

答:王毅此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东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将进一步走深走实。

第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将全面加强。访问期间,王毅与六国均谈到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合作,强调与沙特、土耳其、阿联酋、巴林和阿曼等国发展战略对接,与阿盟共同发布《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与海合会达成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的共识。访问伊朗期间,双方达成了涉及经济和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协议。可以预期,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可望迈上新的台阶,不仅在传统的能源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而且在诸多新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5G、人工智能、大数据、航天等高新技术合作等,均可能出现广阔的合作前景。

第二,中国将能为中东地区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如在伊核问题上,美伊双方目前陷入严重对立,伊核问题再度陷入僵局。美国按照其霸权逻辑,不反思其“想离就离、想回就回”的错误政策,反而要求伊朗率先兑现协议义务,要求伊朗就其导弹问题以及地区政策问题进行谈判。伊朗则恰恰相反,要求美国首先取消制裁。双方如此僵持,伊核问题只能继续停滞下去。

而按照王毅提出的中东安全问题五点倡议,国际社会有可能实现伊核问题与其他问题的剥离,即把伊核问题界定为美国取消制裁,伊朗恢复履行协议义务,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同时,再创设另外一个机制,不仅讨论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讨论伊朗所关切的问题。尽管这样的灵活设想不一定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望为伊核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突破口,也有利于有关危机的缓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