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不羁的青春 智慧快餐 倡导新意祭故人 回忆的闸门打开了 人走花不开 照片配诗春意浓 米缸的故事 一舟远去波心荡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1-04-04

人走花不开

何鑫渠

我母亲从未从事过园艺工作。她80岁时到上海,与我们同住底楼的边套。因为家里有片近百平方米的绿地,母亲对植物的爱好一下子被释放出来了,“买汏烧”之余便在小院和绿地转悠、与也有个院子的邻居谈谈植物。她不忍把树种在花盆而喜欢将盆栽的植物种到土地中。我们搬家前想迁走枇杷、腊梅、银杏、樱桃、凌霄等,但她说树与土地亲,便留在原址。

搬到新居后,东有香樟、北有棕榈、南有合欢和红叶李,少了母亲用武之地。但她见缝插针种了月季、百枝莲等。好在新居南边三居室外是天井,有三十平方米,我们便挖出6平方米的土地。母亲不嫌其小,从此在此耕耘。植物也知报恩,家中昙花,只在母亲上午在院子时开花。

黄水仙花朵大且副花冠高,色彩和谐,清香宜人。花谢之后,或许由于叶子类似大蒜,母亲特别用心关照。次年早春,母亲误将它当做大蒜,与大蒜同炒食用,因味苦被发觉。妻子当时要将黄水仙扔掉,但它被母亲保了下来。次年黄水仙为了报恩,花开得更鲜艳美丽。一年、二年,一盆变两盆、两盆化成了三盆。

去岁母亲去世,今年春日三盆黄水仙,叶子长得特别茂盛,花却都没有开。据说3月27日与9月30日是黄水仙的生日,其中一个是母亲的忌日。是花在哀悼母亲,还是母亲离去后来不及变成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