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泽 摄
黄日阅 摄
徐网林 摄
徐网林 摄
徐网林 摄
昨天是浦东开发开放31周年,敢闯敢试、奋楫者先,浦东的创新基因与生俱来,并生生不息。31年来,浦东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第一”,奠定了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新城区基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各国家级新区下发《关于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有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梳理了浦东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共3类25项51条,包括改革系统集成、制度型开放、高效能治理3个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浦东的成功经验。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些首创性创新举措不但引领着浦东向新一轮开发开放迈进,更让在这片热土上奋斗、生活的浦东人幸福感与日俱增,激励着人们书写更多传奇、创造更多奇迹。
51条“浦东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各国家级新区下发《关于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有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通知》梳理了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共3类25项51条,包括改革系统集成、制度型开放、高效能治理3个方面。
《通知》指出,上海浦东新区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后,浦东已有300多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或有关地区复制推广。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梳理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各国家级新区要把学习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经验与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改革探索、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努力把国家级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新一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51条“浦东经验”中,改革系统集成领域共13项26条,包括深化企业市场准入有关探索,在“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深化探索“照后减证”,聚焦市场准入领域,服务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还包括“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有事必究”的政府综合监管体系、“窗口无否决权”机制、设立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
在制度型开放领域,《通知》列出了4项共8条,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成立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工作室、试点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改革、浦东国际人才港构建人才服务生态圈等。
高效能治理领域则包含了8项17条创新举措,其中包括打造“城市大脑”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统筹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改革、“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建设、街面秩序智能管理模式、探索建设乡村人才公寓等。
“15分钟服务圈”: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浦电路浦东南路路口,人流熙攘,居民们发现,一个颜值颇高的社区食堂在这里亮相。作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潍坊社区食堂试运营不久就迅速走红,让老人们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中午11时不到,已经有不少老人来这里就餐。和普通社区食堂不同,这个食堂有点“潮”,按照不同功能划分为“记忆”“相逢”“心传”“牵手”“关爱”等区域,让老人不但可重温记忆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还也可在时尚的烘焙间学制作点心等。
潍坊社区食堂建成后,依托其在社区助餐服务中的核心枢纽作用,街道还将对已有8个助餐点提质增能,并在有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居委设立家门口微型助餐点,从而构建覆盖全社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1+8+X”助餐服务网络,不断升级完善“15分钟服务圈”,让社区老年人暖了胃更暖了心。
要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浦东新区积极探索优化公共服务,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
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首先要解决“有没有”。“有没有”不仅指设施“有没有”,也包括服务量“够不够”、服务“便不便利”、城乡“均不均衡”。为此,“15分钟服务圈”就是改变以往单纯以设施为中心布局公共服务资源的方式,确立以“人”为中心,以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和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可及、可达性作为配置要求,形成标准,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和一体化发展。
结合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浦东的公共设施还通过提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覆盖面,实现提质增能目标。比如,浦东的周家渡街道针对区域老龄人口占比大的特点,运用智能化手段实时监测,将养老床位需求“化整为零”,推动养老服务由“机构”向“家庭”延伸,促进形成“集中公共养老+嵌入式养老+居家养老”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解决公共服务“好不好”提供了技术支撑。
后续,浦东还将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上海标准,并引领形成国家标准。通过进一步对照标准,建立任务清单,形成行动方案,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不平衡的突出矛盾。从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向更高品质的“非基本公共服务”拓展,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营商环境。
“家门口”服务:“绣”出群众期待的美好未来
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到浦东发展的大问题。在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的“家门口”服务站,迎面见到的是首问接待社工充满热情的笑脸,在服务站中,居民们有的正享受理发服务,有的正在读书看报,还有的正在下棋对弈……
这样温馨的场景并非偶然,自从2017年5月浦东新区开展“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各个村居的“家门口”服务站早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除了政府提供的服务外,社会组织、自治团队的参与度也高了许多。他们也正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弥补政府服务的短板,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南城居民区,一支由58名退休老师组成的“馨丁缘”志愿者团队,承担起社区教育的功能。“馨丁缘”的志愿者中,上至大学老师,下至幼教,覆盖了各个教学层次,教授的科目也一应俱全。平时,他们开设了国学班、亲子阅读班、英语口语班、手工制作班等活动,而每到寒暑假,更是有各个科目的辅导课程,帮助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靠我们居委或街道的力量,显然无法提供这些社区教育服务,但通过‘家门口’服务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加入进来,用他们的力量弥补我们的不足。”塘桥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浦东“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来,由于甘做服务群众的“店小二”,服务群众的距离大幅缩短了,基层社工的能力提升了,居民自治共治也有了重要支撑。
浦东还积极推进“家门口”服务标准化建设,发布上海首个区级标准《“家门口”服务规范》,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服务品质。通过发布标准、落实标准,让各街镇和村居共同遵守、统一手势、整体推进,确保所有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服务都能够做到“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
从细节处入手,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家门口”服务“绣”出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亮丽图景,更是群众期待的美好未来。
街面秩序智能管理:“高效治理一领域”
在浦东,仅花木街道的面积就接近一个黄浦区的面积,但城管执法力量只有黄浦区的近十分之一。如何告别“固守式”“人海式执法”,以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的难题?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在上海首创全流程全闭环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和标准化制度化现场线上执法检查新机制,初步构建了局城管执法综合信息平台、街镇城管中队微平台、城管执法队员终端的智能化体系。
在浦东城管队员董振的手机里有一个浦东城管的APP,清楚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包括“检查任务”“代办工单”“专项检查”等。下午1时36分,手机里跳出了一则提醒待处理的消息,显示他包干的一家水果店发生一起跨门营业行为。“城管执法局已对该商户开展非现场执法,请您24小时内责令商户改正违法行为,并上传改正后照片。”
原来,一旦系统告警,将自动将信息上传到业务中台,城管执法局指挥中心审核通过以后,派单到街镇城管中队处置,同时向商户负责人推送短信。下午4时,城管队员到场复查,发现商户已自行改正违法行为,随即将结果通过浦东城管APP上报。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表示,在过去的城市管理工作中,为应对违法行为的反复性,常常采取协管队员“固守式”;为解决顽固违法的“钉子户”,往往采取集中兵力“人海式”;为迎接各类检查,有时采取执法整治“运动式”。行政管理成本高、易引发矛盾冲突、管理效果短暂有限。为此,浦东城管首创全流程全闭环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和标准化制度化现场线上执法检查新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模式深刻变革,迈向“数字化”新时代。
所谓“双现”,是指非现场执法和现场线上执法检查。非现场执法,是以智能设施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为基础,以违法当事人信息真实完整为核心,以处罚的有效履行为保障,实现从违法行为发现、案件办理、当事人缴纳罚款等全环节零接触办案,既提升办案效率,又方便当事人快速处理。现场线上执法检查则是执法队员对固定监管对象,按三色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利用“浦东城管APP”开展日常检查的一种新模式。“对于非现场执法,我们还采取了‘首违免罚’的做法,不是为了罚而罚,而是实现执法效率和温度的统一。”张立新说。
通过一年时间的街面秩序立体管理,2020年,浦东新区街面秩序类信访投诉下降了30%。从今年1月份试点“双现”执法检查新机制以来,已经处理完毕近200件案例,推动城市治理由“高效管好一件事”向“高效治理一领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