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娟
我们家从来不养小动物,狗啊,猫啊,鸟啊都与我家无缘。我的父母养育我们六兄妹何其辛苦劳碌,哪还有闲情再养猫狗取乐啊!在我幼年的脑海里,牵着哈巴狗的必是身穿皮大衣的贵妇人,那是我在张乐平先生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中看到的。而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猫几乎与小偷是同义词。记得野猫(现在应该称流浪猫)经常光顾我们家的厨房,我们姐妹都有被猫吓着的经历。尤其是晚上,我们常在楼梯上冷不丁地与它相遇,吓得我们又哭又叫,它也惊得落荒而逃。因为与小动物极少接触,在下乡劳动中,最怕的就是吃饭时狗在我脚下晃悠觅食,让我心慌神乱,饭也吃不安生。
这个“家”当然是指我的娘家,自从有了自己的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时代不同了,生活逐渐好起来,上世纪90年代在女儿的“软磨硬泡”下,由怕到爱,我还养了十多年的宠物狗呢。
不过,今天要回忆的是一段“鸡缘”。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夫妻俩的工资合起来才100元出头,要养两个孩子,衣食住行诸项开销下来,总是入不敷出,囊中羞涩。印象很深的是那时鸡蛋要一毛八分一个,与我们的工资比例来看,它已属生活必需品中的“奢侈品”。左顾右瞻,四邻都已自给自足,养鸡养得风生水起,于是我们也紧跟着,开始了自家的养鸡营生。我是一个笨拙的但劳动态度相当好的主妇,每天一早,就去菜场买来最便宜的青菜,洗净切碎和上饭,差不多有一脸盆,一天两次端到“养鸡场”喂鸡。
何谓“养鸡场”?原来那时几乎家家都养鸡,开始时就在家门口搭个小鸡棚,后来尝到了养鸡的好处,胃口越来越大。不知是哪一位“先行者”在单位的一块空地上搭了个大鸡棚,大家竞相效仿,鸡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颇具规模,我们笑称它为养鸡场。
我先生也骑着自行车到老远的郊区买来搭鸡棚用的竹子,又买来刚孵出的毛茸茸的小鸡,搭好鸡棚,加入了养鸡大军。我们养了六只鸡,还不算多的,那时候,这也算是一份家产哪!平时捡鸡蛋,过年的时候就计划着宰鸡加菜。
我把六只鸡养得肥肥的,它们一看到我端盆过去了,就往我走来的方向挤在一起,“咕咕咕”兴奋地叫着。喂完它们,我就伸手到鸡棚里,总能捡到几个暖呼呼的鸡蛋。有一天,当我端着个大盆去喂鸡时,一位同事的老妈妈不无怜惜地看着我说:“不要再养了,看你自己瘦成什么样子了!”我倒没有觉得苦累,可能因为自己还年轻,又有抚养孩子的压力和动力,虽则工作家务两头忙,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养着鸡。
回想起当女孩时,母亲屡屡为我担忧。有一次看我灌暖水瓶灌得满地是水,她发愁地对我姨外婆说:“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呵!”姨外婆安慰母亲:“大了就会好的。”
姨外婆说对了。面对生活的锤打,在干校我学会了打泥砖,收稻子;我不谙女红,却也摸索着给孩子裁剪小衣服,衣服上还绣上了几朵花;害怕小动物的我,不仅养起了鸡,居然还有勇气把屠刀对准了鸡脖子。然而自己终究是胆小的,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却有对杀生的恐惧,有一次那只受难的鸡竟能在我的手中挣脱,从厨房的窗口飞往阳台逃生,然后就上演了一场追鸡的闹剧……
那年除夕前,正当大家心心念念地准备过年加餐的时候,小偷把我同事家养的鸡全偷了!这真是晴天霹雳,飞来横祸。他们一家在除夕夜的伤心难受可想而知,我们也因此心情沉重,除了同情,还有担心自家鸡的安危。
直到70年代末的一天,领导为了遏止鸡场持续“膨胀”,也为了遏止与鸡争食的肥鼠队伍进一步扩大,终于来个快刀斩乱麻,命令在一星期内把鸡全都处理完,关闭“养鸡场”!其实那时的食品供应已开始好转,不养鸡于大家也是好事。然而对多年的“经营”总有些留恋,更何况要在一星期内吃完这些又肥又大的老母鸡,确实难了些。我们把鸡与婆婆家对分,我无奈地天天吃着“鸡宴”,却味同嚼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