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广告 接力棒 一场失利之后的成长 一份特殊的礼物 球友的小世乒赛越办越闹猛
第16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1-04-19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落幕

球友的小世乒赛越办越闹猛

比赛现场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你能想象一场业余赛事的决赛日,在直播平台上吸引35万人次观看吗?你能想象最高级别的决赛打了2个小时、经过金球大战才分出胜负吗?这些真切发生在2021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现场,这是众多乒乓球友心目中的“小世乒赛”。又一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昨天热烈落幕了,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参与与关注面,越来越广。从“乒乓春晚”到“乒乓春游”,这一项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沪上业余乒乓球赛事,令爱好者收获满满。

对决更精彩

昨天大部分参赛者都留到了最后,看台上坐得满满当当。前国乒选手程靖淇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来到了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怎能错过一睹他比赛的机会!果然,决赛打满五场,在球友们看来,这个比赛甚至比专业比赛还精彩。

“在我参加过的所有业余赛事中,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赛制最特别,比赛更激烈、更具悬念。”走下场,沿浦一队的蔡伟感慨万分,“虽然我在这里拿过5次冠军,但今天我输了球,幸好队友特别给力。”蔡伟从江苏队退役后,依然活跃在各大业余赛事中,但每年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总能带给他不一般的回忆。

奥运冠军王励勤也津津有味观看了决赛,几张面孔似曾相识。他告诉记者:“有几名队员曾经和我交过手,还有几位是我后辈,很高兴看到他们退役后继续来到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低级别组别的比赛也很好看,草根选手只要站上赛场就是胜利。”

年龄更广泛

独角兽,代表着正义,报名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丙级组,就有一支由法官们组成的独角兽俱乐部。成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独角兽俱乐部,将沪上所有爱打乒乓的法官们聚到了一起。

脱去法官袍,换上运动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高级法官程敬文,像是一名专业运动员一样表情坚毅。前不久,作为上海市乒协理事的他,写信建言:在做好防护措施、买好保险的前提下,希望沪上的乒乓球比赛能向70周岁以上老人开放。“国际乒联对比赛没有年龄限制,我们国内普遍有年龄限制。乒乓球是国球,应该让更多人享受到乐趣,要引导,而不是堵。徐寅生不是说嘛,乒乓球可以打到80岁。”

就在昨天,程敬文的信有了回应——如2022年赛场和防疫条件允许,在做好现场医护保障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立70岁以上组别比赛。

比赛结束之际,大家意犹未尽,还有不少人也纷纷建言,希望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能永远办下去。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表示:“既然乒乓球爱好者这么喜爱这项传统赛事,我们一定会继续和有关方面合作,不但全力以赴把这项比赛办下去,而且还要办得更好。”

市民更健康

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上,脱去防护服的疾控中心队,也是老朋友。每年报上名,是领队张耀光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最后究竟能有几个人参赛,是个未知数。

还记得2018年,比赛当天正好接到了公共卫生紧急任务,受此影响,只有张耀光1人出战。“虽然队员们不能参赛比较遗憾,但想到能为上海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出力,我们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今年的队长陈敏是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队员中有参与今年1月大量流调工作的新进员工楚瑞林,还有积极性最高的女队员王朵。围观球友听说他们来自疾控中心,纷纷跷起大拇指,向他们表示尊敬。

张耀光说:“疾控中心乒乓球队员们因为爱好乒乓而聚集到了一起,作为业余选手都是自学成才。我们身为疾病预防与控制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更是城市健康水平的缩影。”

最后,队员们请记者一定转达:感谢各位市民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配合和理解,上海能防住新冠肺炎,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努力。也号召更多人一起参与乒乓运动,以强健的体魄投入到生活、工作中去。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