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自华
旧时说,六十岁学吹打,意思是年纪大了,气脉不长了,不适合学吹打。而我偏偏不,竟然七十岁开始学吹打。
去年6月的一天,几个文友到如皋游玩,正好看到新江湾城葫芦丝艺术团的刘以洁老师在用葫芦丝演奏《梁祝》。刘老师的深情演奏,让我们一干人听得如痴如醉,于是立马拜刘老师为师,委托刘老师买了葫芦丝。
我担心自己五音不全,又担心自己年龄偏大,不太有信心。刘老师鼓励我:在他们艺术团里还有80岁高龄的老人在吹葫芦丝!刘老师手把手教了我一个小时,着重说了指法,说了要领。好像不难嘛!于是信心满满。谁知道轮到自己上手,就手忙脚乱,不是吹不出音,就是按错孔,手指不知放什么地方好,根本不成调。由于换气没有掌握好,上气不接下气,脸涨得通红。看来70岁学吹打确实不那么简单。好在有微信,有什么问题就在微信里向刘老师请教。刘老师说不要急于求成,每天练习半小时。3个月练下来,手指协调了,气息顺畅了,还能简单吹奏几个曲子。去年底开年会时,有才艺展示环节。之前的年会,我发现大家个个了得,朗诵有专业水平,唱歌可以和名家媲美,而我什么都不会,每次扮演给人鼓掌的角色。这次年会,俺也上去献了个丑,用葫芦丝吹了个练习曲,虽然不成调,但也乐了好一阵子。
其实,不要在乎几岁学吹打,老年人关键是有爱好。学任何一样东西,我们不指望成名成家,就在于自娱自乐。只要心情愉悦,对健康有利,生活丰富多彩,陶冶情操,自己很享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