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暮归(摄影) 盼严管与温馨并举 话说练塘茭白 交大校园里的穆汉祥 邂逅阿三 总有一种存在  令人慈悲满怀 春天里的几个瞬间
第12版:夜光杯 2021-05-22

邂逅阿三

章慧敏

有人在我身后“嘿”了一声,我回头。笑容可掬的汉子问:还认得我吗?

阿三啊!不仅我认识,当年我们这条弄堂里的人都认识他。那是20多年前,进出弄堂的邻居突然发现弄口的垃圾桶旁多了只旧的打气筒以及半盆清水、一只小竹凳,这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人占据了墙角旮旯,准备做他的修车营生了。

刚开始,他的境况还不如住在垃圾房的三只垃圾桶。为挡风,他贴着墙摆摊,眼睛微闭着。和阿三的沉默相反,他老婆声若洪钟,一开口能从弄口直达弄尾:“阿三吃饭喽!”“下午去搬50斤大米!”“阿三,这半天做了几笔生意?”我们对阿三家的大致了解都是从女人的言语中获知的。

阿三的修车摊还兼做擦自行车的业务,人家擦车用废弃的旧布料,阿三却阔绰得很,他用雪白的棉纱袜擦,手工费不过几元钱,一双袜子的代价不便宜吧?再看阿三,袖套是剪掉袜头的尼龙袜,自行车架上绑打气筒、破脸盆的绳子是一只只腈纶袜接起来的……就像变戏法似的,阿三裤袋里塞的也是袜子,用来代替手帕,左掏右掏全是袜子。那日请阿三补胎,有了和他交谈的机会。原来阿三是老三届初中生,从袜厂下岗时,厂里发给他们每人一大包各式袜子,难怪他有丰富的袜子资源。阿三的开场白:“阿拉这代人苦哇!”怎么个苦法?他自有论点,“‘困难时期’‘上山下乡’都遇上了,结婚了,偏偏还是三代人挤一起‘螺蛳壳里做道场’,日子刚稳定又‘下岗’了。我儿子15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大得像只狼,你说我一个大男人不出来赚点小钞票补贴家用怎么行?”我听他诉说,只有点头的份儿。

转眼,阿三在弄堂口落户已有两年。他早已不满足旮旯里唱戏,那摊子越铺越开,待修、待擦的自行车随意停靠着,他生意红火了,却苦了进出弄堂的居民。现在的阿三不再客气地避让居民,而是我们得避开那些车和那些散落一地的零件。老婆也成了阿三的贤内助,擦车的事她全包了,除了擦车,她还有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全心全意照顾阿三的营养。忙中偷闲,她时常会小跑着回家捧来半只冰西瓜,或是一搪瓷杯百合绿豆汤。看着阿三吃光,她不沾一口似乎也消暑了。

那日又去补胎,阿三断定我的车胎是被马路上的玻璃屑戳破的,他很气愤,我则感慨,阿三赚的是辛苦钱,他是不屑于做撒玻璃屑这种事的……等他补胎时,听他们夫妇在商量家政。女人的弟弟搬了新居,送什么上门礼呢?女人说送钱,阿三嫌俗气,最后定了调子:送只微波炉,既体面又实用。接着女人说要添根金手链,阿三毫不迟疑,大手一挥:“不要管钞票,只要看式样,否则戴了也不乐惠。”我看到女人手上两只黄灿灿的金戒指,这岂不显示阿三摆摊两年的实绩……

此刻,看着眼前的阿三我甚至觉得他比20多年前圆润年轻了。阿三急于告诉我,他在路上见过我,他就住在我家附近的小区,是他用动迁款买的商品房。现在的他,拿着退休工资,儿子也考上了公务员,两口子平时帮着照看一大一小俩孙子……

我调侃他,你老婆大概十只手指全戴满金戒指了吧?阿三哈哈笑道:“只要全家人太太平平,身体健康,金戒指算啥?小意思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