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暮归(摄影) 盼严管与温馨并举 话说练塘茭白 交大校园里的穆汉祥 邂逅阿三 总有一种存在  令人慈悲满怀 春天里的几个瞬间
第12版:夜光杯 2021-05-22

交大校园里的穆汉祥

叶良骏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百年来,无数烈士前仆后继,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穆汉祥是其中之一。

穆汉祥出生时,全家生活清贫。父母对唯一的儿子满怀期望,从牙缝里省下钱送汉祥上学,他考取了复旦中学,坦然面对困苦的环境,埋头读书,以优异成绩毕业。1945年,考取奖学金进了交通大学电管系。他与志同道合的热心同学开创民众夜校,“要用各种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人。”他以巨大的热情投入这份事业,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暑假,反动派开始了血腥大迫害,大批同学去了解放区。汉祥认为上海更需要他,他留下了。在各种集会上,他抨击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呼吁民主和平,引起特务的注意,被列入黑名单。他知道自己陷入危险之中,但仍从容不迫地做他认为该做的事。上海解放前夕,他为徐家汇地区居民组织维护地方治安的志愿者队伍。学校被迫疏散后,许多学生对前路产生怀疑,他不顾个人安危,从隐蔽处返校做同学的工作。1949年4月25日全市大搜捕,汉祥因未住校,逃过一劫。

他终究放不下他的工作。4月30日,他又去徐家汇,在公交车上被特务当场逮捕。夜校学生小王迎面碰到他,刚想打招呼,忽见汉祥微微摇头,又迅急把头转向一边。小王知道不好,想去救,只见汉祥决绝地用目光制止他,一转身,大步向前离去。这是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身影,高大、挺拔,义无返顾。

他被押至警察总局,特务用有钉子的木棍打得他皮开肉绽,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汉祥一句话也不答。特务气急败坏,又用滚水浇、剥指甲、烧毛发……他只答以冷笑。他以最热诚的语句,劝导看守他的军警,新中国将要来临,只有放下屠刀,才有出路。军警中有些人被感化了。警察局长毛森大为震惊,三次调换他的牢房,不停更换看守。5月20日,汉祥被蒙住眼睛,秘密押至宋公园。他尽力挺住身体,不断高呼口号,刽子手吓破了胆,他们的手颤抖着。“开枪!”枪弹飞了,再开枪,还是瞄不准。毛森暴跳如雷夺过刺刀,狠狠劈向汉祥。

从颈中喷出满天的血,像火焰燃烧。他的口张着,似乎还在呼喊。黑布掉下,露出不屈的双眼,望向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

穆汉祥,交大四年级学生,这位理工男,像所有青年一样,他向往爱情,为朦胧的初恋,他写了许多热情的诗。他爱笑、爱看电影、爱与人辩论,生气勃勃,激情满怀。这一切,都定格在1949年5月20日,25岁的穆汉祥,以血肉之躯实践他的誓言,“终身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校园,穆汉祥在交大纪念碑上永远守护着光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