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钢笔淡彩) 不妨踮踮脚尖 自助者成 赵执信之倨 穿着爸爸的大鞋 绿豆糕
第20版:夜光杯 2021-06-18

赵执信之倨

米 舒

赵执信(1662-1744),号秋谷,山东博山人,出身名门。曾祖父赵振业为天启进士,叔祖父赵进美系崇祯进士,祖父赵双美,父亲赵作肱虽未中举,但一为拔贡,一为增生。

童年时的赵执信聪颖过人,9岁写《海棠赋》“以奇语惊其长老”,为同乡内秘书学士孙廷铨所赏识,认定他日后必成大器。果不其然,赵执信17岁在乡试中第二名举人,18岁在会试中获第六名,殿试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23岁出任山西乡试正考官,25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出任《明史》纂修官,并参与修《大清会典》,可谓风华正茂,仕途通达。

赵执信不仅在官场上平步青云,而且创作的诗词屡获佳誉,他撰七言律诗《道傍碑》是其早期优秀作品。他以诗会友,当时名士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颇欣赏其才华,“尤相引重,订为忘年交”。戏剧家洪昇把赵执信比作元代名士赵孟頫,连一代诗宗王士祯也写诗称赞赵执信:“文雅世无辈”。由于赵执信名声显赫,据《乡园忆旧录》载,其父赵作肱应试于青州,学使对其笑曰:“不必作文,汝以子贵,受封编修矣。”

不料,春风得意的赵执信在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发生了一次祸从天降的灾难。当时,赵执信的好友戏剧家洪昇前一年刚完成《长生殿》,颇获京中士人赞誉,他便在家中招伶人演出《长生殿》,邀赵执信等五十余位好友出席观赏。赵执信原本风雅,自然不加考虑一口应允,但他忽视了当时正处在康熙佟皇后国丧期间,清朝规定国丧一个月内禁止娱乐活动。

这件事让给事中(清朝谏言、监察之官)黄六鸿获悉。黄六鸿是顺治八年举人,任山东郯城知县,后由知县升为给事中,他入京时闻赵执信之盛名,便送上家乡土特产与诗稿。此时的赵执信趾高气扬、任性自负,对黄六鸿出言不逊:“土物拜登,大稿璧谢。”让黄六鸿大失面子,黄遂对崇拜的赵执信有了怨恨。于是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参了一本,遭致洪昇被弹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功名。而共同观看演出的五十多位士大夫和诸生也受到严处,赵执信独自承担罪名,声明“赵某当座,他人无与。”结果是他被处罚最重,赶出京城。28岁的他因一时轻狂倨傲付出了代价,结束了北京十年仕宦生涯,时人为之吟道:“可怜一曲长生殿,断其功名到白头。”赵执信离京时写道:“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赵执信脱离官场后,开始了35年的漫游生活,他东到黄海,西至嵩山,先后访问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等地,考察当地风俗民情,由官场的黑暗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由个人的不幸认识了百姓的不幸,他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的诗歌,如反映水灾的《大堤叹》,反映旱灾的《纪旱》,反映虫灾的《纪蝗》以及《氓入城行》等。赵执信最留恋的城市是江南苏州,他前后去过五次,最久一次竟住了四年。文脉厚重的苏州激发赵执信思绪活跃,灵感四溢,他创作了诸多诗文,如《过苏州》《盘门三景》《虎丘暮归小舟口号》等。

至雍正三年,63岁的赵执信返回故里,吟诗写字。雍正十一年,赵执信因病致盲,不能复见文字。他在后十二年中,口述文字,由其子女为赵执信记录,至83岁卒。

赵执信有六男四女,小女儿赵慈擅长吟诗作词,成绩斐然,《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将历史上两对父女并提:汉代蔡邕与蔡文姬,清代赵执信与赵慈。

一个人生活太过顺达,面对鲜花与掌声,很容易忘乎所以,才情横溢的赵执信年轻时因一时倨傲,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清朝官场中少了一个高官,但在民间却多了一位著名的诗人、诗论家与书法家,这对于赵执信个人而言,不知是祸是福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